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2-10-27 12:15:00

香港歷史建築中的家國情

分享:

香港地處中國南疆一隅,在只有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歷史建築卻星羅棋布,種類繁多,風格多元,有些已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獲列為法定古蹟,也有些獲評定為不同的歷史建築等級,受行政措施保護。

這些歷史建築中,有不少與近代中國歷史事件或傑出人物息息相關;部分建築更見證辛亥革命後,赴港文士為傳承國學的文化活動,或承載著香港淪陷、1941年「秘密大營救」行動等感人故事。

二十世紀初,不少前清翰林學士和文士南遷至香港,他們文化素養深厚,樂於辦學授課。前清翰林院編修賴際熙於1913年出任香港大學文學院漢文講師,他後來得商界支持,於1923年在般咸道20號成立「學海書樓」,與一眾文儒學者教授經典。「學海書樓」收藏典籍甚豐,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書樓部分藏書移至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法定古蹟)。其後香港大會堂(法定古蹟)落成,大會堂圖書館借存「學海書樓」34,600餘冊藏書。2001年,藏書遷往香港中央圖書館予公眾閱覽,繼續「學海書樓」承傳國學的使命。

孔聖講堂(一級歷史建築)為香港現存最早的儒學發揚地。曾在講堂內演講的著名學者及文人包括錢穆、唐君毅、饒宗頤、許地山、蕭紅、茅盾、郭沫若等。

孔聖講堂(一級歷史建築)為香港現存最早的儒學發揚地。曾在講堂內演講的著名學者及文人包括錢穆、唐君毅、饒宗頤、許地山、蕭紅、茅盾、郭沫若等。

清廷1905年廢除科舉,西方宗教和學術日漸衝擊中華文化,不少在港華商冀以傳統倫理凝聚社會,倡議建立孔聖講堂(一級歷史建築),廣邀名儒講學,教育大眾。講堂的地段由華人領袖簡孔昭捐出。講堂於1935年落成,為香港現存最早的儒學發揚地。

培育人才,拓展青年知識,不得不提屯門「達德學院」(今為何福堂會所,內有一項法定古蹟及四項已評級歷史建築)。學院取名自《禮記‧中庸》的「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二戰結束後,周恩來、董必武等倡議在香港設立大學,為國家培育人才;學院於1946年成立,得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免租借出私人別墅「芳園」作為校舍。曾在學院任教的著名學人包括何香凝、喬冠華、茅盾、曹禺、郭沫若、侯外廬等。「達德學院」的創立,既讓一眾南來學者發揮所長,亦為青年提供接受教育、拓展知識的機會。「達德學院」於1949年停辦,合共培育學生一千多人。校舍後來由倫敦傳道會購入,至1961年移交予中華基督教會,成立何福堂書院。

西貢黃毛應村玫瑰小堂,曾是港九大隊成立地點及駐紮地。

西貢黃毛應村玫瑰小堂,曾是港九大隊成立地點及駐紮地。

在文化領域以外,香港與內地的聯繫也相當緊密。抗日期間,更有不少感人的故事。

1941年香港淪陷,翌年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東江縱隊前身)的港九大隊,於西貢黃毛應村一所閒置的教堂──玫瑰小堂成立。港九大隊曾參與香港「秘密大營救」行動,安全護送八百多名在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界及部分國民黨軍政官員和家屬,穿越日軍重重封鎖,輾轉經粵北轉移至大後方。這場大營救前後歷時三個月,被營救人士包括哲學家胡繩、外交家喬冠華、科學家高士其、畫家何香凝、詩人柳亞子、作家茅盾、電影明星胡蝶等;本港的電影明星吳楚帆、黃曼梨、張瑛、梅綺、白燕等也在營救之列。

曾在1941年於「秘密大營救」作為重要中轉站的元朗楊家村「適廬」,楊家後人至今仍居住於此。

曾在1941年於「秘密大營救」作為重要中轉站的元朗楊家村「適廬」,楊家後人至今仍居住於此。

當年的撤離路線分東、中、西三線,東線從港島渡海至東九龍,經陸路至西貢,再由企嶺下乘船到達大鵬灣的沙魚涌;西線則由港島坐漁船至澳門,再轉移至台山、斗門一帶;中線轉移的人員,從港島乘船到西九龍,走青山道至荃灣,翻越大帽山後,到達元朗楊家村「適廬」(二級歷史建築),之後再經落馬洲進入東江縱隊駐地龍華白石龍村,路程約五十公里。

香港與內地血脈相連,休戚與共,更多豐富精彩的故事,在香港文物探知館的「血濃於水:香港歷史建築中的家國情」展覽中,透過140件精選珍貴展品,向大家娓娓訴說連綿悠長、歷久彌新的家國情懷。展期由即日起至1120日。

作者為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