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1-04-16 04:30:00
日報

香港考古學會

分享:

九龍公園58號,原址是建於1910年的威菲路軍營。在海防路旁一道鐵門後,一條樓梯往上,樹影婆娑下是老舊的兩層英式營房,門前掛著「香港考古學會」的招牌。
 

香港考古學會成立於1967年,前身是香港大學考古隊。五十多年來受香港政府委託,開展考古調查和發掘、出版考古刊物、為歷史博物館換展和南丫島公共圖書館提供資料等。在香港208個考古遺址中,有55處是考古學會主持發掘的。其中比較重要的遺址有:南丫島深灣、新機場所在的赤鱲角島、元朗輞井圍宋代房屋等。


作為香港唯一的考古民間團體,學會在文化遺產界有其獨特的專業代表性,是可以改寫香港史的社團。在考古推廣和教育方面,舉辦了考古工作坊、考古旅行、考古講座和遺址考察等。與工聯會合辦考古證書課程,培養會員參與田野考古工作,調查、發掘和文物整理等。


我有幸跟隨李浪林老師參加學會舉辦的「考古學家閒談會」,認識了多年來為學會默默付出的諸位幹事們,了解香港考古學會目前面對的困境和難處。


考古學會沒有全職人員,幹事們都是義工,每年有政府資助的150,000元,加上二百多會員的年會費。經費捉襟見肘,無論是搞活動,組織田野考古調查都不容易。


另一方面,香港從政府到民間對考古的重視都不夠。以致如此重要的考古社團,知道的人渺渺,更不用說關注與支持了。


其實,在香港推廣考古非常重要,就如李老師所言「香港人需要古代史的教育。現存地上的古蹟基本都是英國人來之後的,但是208個考古遺址裏的都是殖民地之前的歷史,對此深入的研究和重視,是愛國教育的需要!」


周五刊登  筆名松花芥子,遊走滬港兩地三十年的香港人,復旦大學考古學博士,從事國際教育、青年創業、文化遺產發展顧問等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