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生活
2019-11-18 04:30:00
日報

「罵字」真人發聲紀錄片 《Martin Margiela:In His Own Words》

分享:

我最愛的「罵字」Martin Margiela離開時裝界10年,2018年他的回顧展盛大舉行,也有一部以時裝屋為重心的紀錄片《We Margiela》推出,以為曲終人散,想不到他竟然首肯現「聲」說法,由最初講起他的時裝創作旅程。這齣《Martin Margiela:In His Own Words》月初於紐約的《DOCNYC》紀錄片影展首映,所有時裝傳媒爭相報道,我當然冇份,唯有乾羡慕。
 

導演Reiner Holzemer

導演Reiner Holzemer

不滿意被曲解所以現真身
不知香港電影節諸君會否爭取此片來港放映,以「罵字」在時裝界神級地位,導演Reiner Holzemer前作《Dries》(講Dries Van Noten)也大獲好評,這齣紀錄片相信會周遊列國巡遍各大影展,等他出DVD更加有排,唯有將所有報道都「噒」一轉,如果要認「罵字」忠粉,我可是一點都不怕醜爭先認。
 
這部紀錄片最好看的地方,基本上各傳媒都一致認為,是夠第一身、私隱及親密。紀錄片涵蓋了Margiela整個職業生涯,從1960年代比利時Genk這個小鎮、他的童年開始,到最後於2008年退出時裝界。

獨立時裝評論人Eugene Rabkin估計他肯見其聲不見其人,是因為「罵字」不太滿意上一齣紀錄片《We Margiela》的叙事角度,很大程度側重在他最初的生意伙伴、已離世的Jenny Meirens身上,尤其將他匿名的決定解讀為marketing stunt。在這裡,Margiela終於自己親口道出,他不要出名,他只想專注在創作上,匿名反而是一種保護,他樣子如何,並不重要。
 

依然不出樣,但紀錄片中「罵字」的手倒常常出現。

依然不出樣,但紀錄片中「罵字」的手倒常常出現。

為何走進時裝圈這個大觀園
這齣紀錄片Margiela本人透露了很多第一手資料,例如原來「罵字」七歲時已立志做時裝設計師。他跟導演透露當年他在電視看到Courrèges的騷,他問媽咪這是甚麼,他媽媽說這是巴黎一名時裝設計師的天橋騷,然後他說,我大個想做這個。最初「罵字」不肯對鏡頭道出,因為他覺得太私人了。然而一個月後,他忽然肯讓導演拍了,原因是他回比利時的家,發現媽媽還保存著他童年的素描、芭比娃娃,還有他跟做裁縫的祖母一起做過的小服裝。媽媽保留了他童年所做過的一切,很感動。

還有假髮,大家都知假髮在Margiela創作中的重要性,不下於Tabi。原來「罵字」爸爸開理髮店,媽媽在店子賣假髮,他回憶說假髮在他心目中從來是好浮誇的一回事,叫他聯想起夜店。從此,他的假髮作品,又多了一重價值及意義。 
 

「罵字」第一個系列的親筆手稿。

「罵字」第一個系列的親筆手稿。

09春夏系列,是他的告別作。

09春夏系列,是他的告別作。

「罵字」媽咪保存他兒時玩的芭比公仔。

「罵字」媽咪保存他兒時玩的芭比公仔。

「罵字」真的回歸?
《Dazed》問導演他自己跟「罵字」本尊最親密的一刻是如何的,導演卻說他沒有將這一刻剪進片中。導演要「罵字」回想,在第一個系列發表後他的感受,導演記得「罵字」說那種感覺實在太激烈了,令到他幾乎想停下來,但他沒有,從此足足廿年。因此當他最終退隱時,也要整整一年時間,身心才調節過來。那種壓力是真實的,不僅僅來自外間的壓力,有部分是來自他對自己的要求,導演覺得這才是最糟糕的。
 
在電影快要結束時,導演問Margiela,「你覺得你經已用時裝說盡了你想說的話了嗎?」Margiela停下來,放下眼鏡,簡單地說:「不。」

我第一眼看見這句cap 圖,心想:天大喜訊哪,「罵字」沒有閂後門呀,他會回來嗎?導演說他喜歡這個編排,就像最後一刻他會突然露面一樣,而且對粉絲來說,很有希望的樣子。然則Cathy Horyn的報道好快就打破大家的幻想,「罵字」如今專注在繪畫及雕塑上,明年還打算舉行個展,大家可死了這條心了。嗚。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