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11-11 04:30:26
日報

AI革命輪迴真相

分享:
AI革命輪迴真相

AI革命輪迴真相

2022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如今許多00後已用AI大展拳腳。不少00後與投資人樂觀認為,AI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利器,能助其奪權,正如80後的張一鳴憑智能手機挑戰60後的馬雲、李彥宏與70後的馬化騰。他們援引數字革命先驅:蓋茨與喬布斯皆生於1955年,20多歲輟學創業,奠定微軟與蘋果基業;朱克伯格20歲創立Facebook,佩奇25歲創建Google,馬斯克24歲起家PayPal前身。於是,今日20出頭的00後,似乎正撞上AI黃金時機。

但這正是重複錯誤的觀念。微軟1975年創立,當時無互聯網,卻成今日雲端霸主,市值全球第二;蘋果1976年起步,31年後iPhone問世,喬布斯已52歲,奠定移動互聯網基石。貝索斯31歲創立亞馬遜,馬斯克31歲創建SpaceX、33歲接手特斯拉;奧特曼30歲與馬斯克共創OpenAI,40歲推出震撼業界的Sora。中國則慢了半拍:馬化騰27歲創立騰訊,李彥宏32歲創建百度,馬雲35歲建立阿里。移動互聯網標誌——iPhone 4於2011年在中國發布,90後正值20歲,卻全軍覆沒;70末80初如王興、程維、張一鳴、黃錚,憑積累主宰時代。他們非白紙,多經創業挫敗或大廠歷練,30歲前後才大成。

adblk5

大模型浪潮中,30歲出頭時似在後移。前兩年,「六小龍」中最年輕有活力的楊植麟,30出頭創業;但DeepSeek一夜碾壓,其創辦人梁文鋒1985年生,2023年38歲起步。張一鳴的豆包、阿里的Qwen亦超前。這些勝出者,皆非新手:梁文鋒做量化15年,阿里早在2009年建雲、2017年設達摩院、2018年起平頭哥芯片——even在馬雲退休後,系統能力仍讓其快速跟進AI。從電腦到互聯網、智能手機再到AI,四代創新皆在「數字革命」大傘下,前浪鋪路,後浪築基。儘管新技術帶來百倍經濟增量,但駕馭比特的能力並未突變,僅是曲線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