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代旅行
暑假多活動,上星期便帶了孩子和奶奶到日本東京,三代同堂去旅行。
三代人帶著不同的目的去旅行。孩子當然是玩樂至上,最期待是到寶可夢主題咖啡廳,被最愛的寶可夢包圍,還有就是到不同的玩樂景點,盡情快樂!我和丈夫則是逃避繁忙的工作,在旅程好好放鬆身心,享受美食。奶奶志在陪伴,看看兩個孫兒快樂的笑臉,全天候和家人相處,已經是旅程的最大目的。
所以旅程的計劃十分簡單,重心圍繞孩子的玩樂點,每天只到訪一處。我們不選擇戶外的主題樂園,反而集中逛室內的博物館、遊樂場、觀光塔,既能避開東京炎熱的天氣,也減少長者的體力消耗。而美食方面,除了寶可夢餐廳以外,所有的早午晚餐都是就近行程的地方,到時候了、餓了,何不隨意走進一間合眼緣的餐廳?畢竟日常生活已經夠多事情要打點、安排,追求「必吃/名物」,倒不如全家一起探索,來一場舌尖上的歷奇,隨心隨性而行,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有人說:帶長者去旅行是挑戰。事實上,帶孩子去旅行又何嘗不是高難度動作?面對孩子,成人可能會有多點耐性,多點遷就,知道他們只是未學懂、不適應、難掌握,而孩子的表達通常是較直接的鬧別扭、哭鬧。而長者和家人去旅行,心裡明明是想遷就子孫,口裡說無所謂隨大家,但身體卻很誠實,可能會站在一角發呆,用餐時也吃得少,看起來就像另一種的鬧別扭。然而,我們卻忘記了,隨著年紀漸長,實際上長者也有些身心上的限制,體力不足、休息不夠、牙齒不好、腸胃不適,我們又有沒有多點理解,多點體諒?
和孩子去旅行,看世界,來日方長;和長輩去遊歷,還有多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