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08-20 04:30:09
日報

對孩子說的三句話

分享:
肯定孩子的想法與感受,比給予物質更重要。

肯定孩子的想法與感受,比給予物質更重要。

學習同理心,也要學習適時拒絕。

學習同理心,也要學習適時拒絕。

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也渴望給予孩子「最好」:快樂的環境、優質的教育、探索的機會等等。條件許可,我們也樂意為孩子提供,但不是所有父母也能滿足這些條件,而且,有些時候,這些標準只是成年人的期望,而不是孩子的。有沒有想過,孩子心底裡最需要的,往往不是外在的物質,而是父母的一句肯定、一個眼神、一個擁抱,或一份理解?

「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要學會傾聽和尊重別人」是我常對謙謙、童童說的話。之前和大家分享過,「聽話」不一定是好事。就算孩子還小,也是獨立的個體,渴望被看見、被尊重。成長是一個過程:漫長,卻值得等待。成熟的人需要經歷失敗,經歷跌倒。不要扼殺正在萌芽的想法,當孩子學會表達和聆聽,才能自信地面對困難與衝突,而非一味迎合別人的想法和需要。

adblk5

「你可以哭泣,但哭完要勇敢地去解決問題」。哭泣不是弱者的表現,是作為有血有肉的人釋放壓力的方式。擁抱自己的軟弱和情感並沒有錯,不用覺得羞愧。哭泣過後,勇敢地面對,孩子才會愈來愈堅強。

「永遠不要為了討好別人而委屈自己」,在愛人的同時,也要愛自己!有時孩子會誤以為要讓別人開心,自己才值得被愛;自己感到難過,還是要忍耐才算乖巧。但真正的快樂源於能守住自己的界線,活出自愛的人生,千萬別讓自己為了別人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