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廠商會蔡章閣中學 4C巫志遠MOHAMMAD Murtaza Ishtiaq同學 題目:恐龍和麻雀 - 我們該學誰
科學研究指出,現在的鳥類是從某種恐龍進化而來。但為甚麼現在卻沒有恐龍,但卻有著成千上萬種不同的鳥類呢?
恐龍沒有生存下來,而從某些恐龍進化而成的鳥類,但成千上萬的生存到現今世上,這是甚麼原因呢?說穿了,就是大部分恐龍當初選擇逃避,而鳥類祖先所屬的恐龍,卻選擇了適應。不同的選擇,造成一個強壯、在食物鏈最頂端的物種滅絕;而另一個則繼續傳宗接代、生機蓬勃。
恐龍既然沒有具備任何減緩當時不佳氣候條件的手段,而他們又是一批沒有進化出適應能力的,所以恐龍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絕種。
反觀有部分恐龍祖先,他們逐步按當時環境所需要而進化,成為現在的鳥類。不單止體型縮小了,還發展出長途或快速的飛行能力。但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鳥類之中,其後有很多不同種類的鳥類,因為人類侵佔了他們的原有生活地,所以數量也在不斷的減少。甚至現在也瀕危絕種?
但偏偏卻有一類鳥類,數目不止沒有減少,而且還在不斷增加。到目前為止,估計地球上的數目就達到超過1.5至5億隻左右。這就是我們常常見到的麻雀,估計麻雀在短期內,也不會面臨任何數目減少,甚至絕種的危機。這正正是因為麻雀有著良好的適應能力。
房中大象:
麻雀,是愈來愈不怕人了。這是為何?
麻雀繁殖得愈來愈多。為何其他的雀鳥,不去模仿麻雀的適應模式?
學生回饋
學生姓名:陳慧淇 班別:3B 學校:廠商會蔡章閣中學
「猶記得老師在綜合人文堂曾經與我們分享過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因為維持生物多樣性有助地球上不同生物生存,藉以平衡生態環境。但當我眼見近年全球各地愈來愈多物種開始面對瀕臨絕種的危機,的確十分痛心。例如不少人類活動包括胡亂「放生」巴西龜、過度捕殺禾花雀等 …… 凡此種種都明顯危害生物多樣性。因此,我們應該時刻愛護生態環境,為不同物種提供有利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