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廠商會蔡章閣中學 4B 林詠恩同學 題目:應對氣候變化:逃避?減緩?還是適應?
不經不覺,本專欄與讀者見面剛好一年了。我們在這裏,與大家交流了很多有關「碳」在聯合國氣候峰會、可再生能源、海洋等議題。趁著如今一年的時間,讓我們重回基本步,看一看,為甚麼我們要關注,並注重碳排放?
其實,不單止聯合國的成員國政府及各大公司跨國企業,大家總是關注碳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是最有效,低成本應對氣候變化的手段,也即是我們所說的低垂果實。現在人類活動所排出的碳,如果繼續任由自然發展的話,再過半世紀,地球溫度將會上升到地球上大部分地方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了。
但應對氣候變化,其實我們有三個方法:第一個就是逃避、第二就是減緩、最後第三個就是適應。
簡單來說,對自己不熟悉,而又被界定為有危險的事情:「逃避」就是人類天生的默認操作系統。但對不起,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所以人類是無法逃避。幾十年後,不節制的人類活動,導致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後果,是我們無法所承擔的。所以剩下來的,只有適應及減緩兩條路。
在適應方面,地球上大部分生物,因為不具備人類的智慧及能力,對身邊的變化,通常都只有選擇去「適應」。而「適應」也確實是人類其中的一個選項。
房中大象:
既然人類不能逃避,人類又應該如何去減緩或適應?
除了人類之外,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又如何去適應氣候變化?
學生回饋
學生姓名:練彥希 班別:3A 學校:廠商會蔡章閣中學
「我認同人類不應逃避氣候變化的問題。畢竟與其依賴各國政府互相在氣候峰會上推卸減排責任,倒不如從自身角度出發。尤其是在全球化下,大家都是全球公民的一份子,其實只要在日常生活多加實踐可持續發展,例如重視回收、循環再用、甚至順應近年全球興起的升級循環再造等潮流,無疑可以進一步推動全球永續發展。但願全球各地的民眾都能夠更加積極關注氣候問題,一起建設美好的綠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