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0-03-16 19:05:00

租金補貼、減稅及借貸優惠有效紓緩企業壓力

分享:
李煥明

李煥明

自從2020年1月23日開始在香港出現首宗確診新型冠狀病毒,雖然政府或民間都先後推出了多項防疫措施,社會及經濟均面臨嚴重衝擊。筆者最近參與由香港創科發展協會及香港菁英會聯合進行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香港各界的影響》問卷調查,了解本地機構及市民在是次疫情中受影響的情況、已採取的抗疫措施以及所需的支援,在2020年2月23日至3月1日期間,八天內共收回454份問卷,日前於記者招待會發佈了調查結果。

收回問卷當中包括251位機構的決策者,其中八成為中小企的決策者,就問卷的調查結果發現,香港本地機構決策者在疫情的影響下,近四成被迫暫停全部或部分業務,很多企業決策者表示正面對現金流問題的壓力,不少機構的現金流只足夠支撐1-2個月,反映情況嚴峻,只有逾一成的決策者表示有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疫情時期扶持政策,但表示出現現金流問題和租金問題壓力的決策者則分別有約五成及四成。

建議政府推廣和執行扶持政策時深入了解行業所需,盡快得出審批結果,尤其是近4成決策者表示其機構存在租金壓力,在選擇最能幫助機構渡過難關政策時,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選擇提供租金、水電費等補貼。很多參與調查的企業認為租金補貼、減稅及借貸優惠,是最有效的紓緩政策。例如很多資訊科技的企業,客戶都在家工作,這些企業的同事也不用上班,開會都改用線上會議平台,收入減少但白交租金也很吃力。以前經歷過沙士年代,無論多辛苦也最終捱得過,政府、社會各界加深了解是次疫情對機構的影響,也能更加對症下藥推出實時抗疫措施,希望政府與市民能夠攜手渡過這個難關。

 

adblk5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