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花瓷堪稱史上最早的全球化商品,從唐代萌芽、元代成熟到明代鼎盛,最終取代傳統青白瓷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產自景德鎮的青花瓷遠渡重洋,風靡歐亞,成為東西文明交融的最佳見證。
早在漢代,原始瓷便隨絲綢之路傳播至日本、印度,乃至土耳其、東非。陸路運輸的局限促使海路逐漸成為主要通道,唐代造船技術進步更推動瓷器與絲綢、香料成為國際貿易核心商品。
十六世紀葡萄牙大帆船徹底改變貿易格局,單次可運送數十萬件瓷器。隨著荷英東印度公司成立,瓷器貿易達到巔峰。歐洲貴族癡迷催生「克拉克瓷」,更影響德國麥森瓷、荷蘭代爾夫特藍陶等歐洲本土工藝。
青花瓷的魅力在於紋飾中的文明對話:中國匠人融入歐洲紋章與宗教題材,歐洲陶工則模仿中國筆意創造「中國風」(Chinoiserie)。這種交融使瓷器超越商品屬性,成為文化載體。
古魏博物館特展「千里遊蹤」將展出珍貴青花瓷與「萬曆號」沉船出水文物,講述大航海時代的貿易盛況。創辦人古楚壁及其妻魏昭鳳夫婦以畢生收藏,呈現這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古魏博物館「千里遊蹤——萬曆號與青花瓷的世界」在黃竹坑古魏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