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社會很多人以香港晚上經濟活動,衡量我們的復甦水平,我覺得這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參考指標。香港人近年經常前往內地不同城市旅遊,無可否認,內地不少城市為了拉動經濟活動,刻意經營「夜經濟」,事實上有分析認為,人群在下班後外出消費,行為模式是有計劃,更有意識去消費。我至少去過內地幾十個大城市,夜市通常位於匯集不同娛樂場所的市中心,而下班後的金融區內或商業區內,未必會有夜市。
我們正在成功同大灣區融合,尤其灣區內四個核心城市都有不同的角色,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深圳就是人口非常年輕及創新發達的大城市,深圳也是一座人口超過兩千多萬人的城市,甚麼經濟活動、特色生意,都可以在深圳找到。我們經常去的東京,其實晚上大約8時後,市中心銀座已經變得平靜,毗鄰的金融區汐留,人流已經冷冷清清,大家究竟去了哪裏,東京的夜經濟、夜生活就在都心內半小時車程,服務業最繁盛的的新宿和澀谷。在大灣區內,香港就像日本的經濟心臟——銀座和汐留;如果要體驗最好玩的夜經濟,正正就在深圳。
疫情令大家的生活習慣變得健康,下班後很多人去做運動健身,到處總有一間24小時健身室,就算不玩健身都會去跑步游水。另外,一部手機就可以令人盡享私人空間,睇戲也好、打機也好、欣賞各種平台,大家都希望多一點私人空間。如果細心留意,每逢星期五及六,大家總會有不同飯局,現在更加流行婚宴在星期六日午餐舉行,這些改變都是因為疫情,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