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界大型新盤「YOHO WEST」和「SIERRA SEA」帶動成交,部分地區新盤推售並帶動平均樓價輕微回升。(資料圖片)
2025年上半年,香港住宅物業市場在一手供應主導下,乘著「撤辣效應」及擴闊印花稅優惠政策,呈現出「量增價穩」的格局,成交宗數創下至2021年下半年來近三年半的新高,而按揭市場則伴隨利息趨跌、負資產增加等現象,銀行在批核及取態保持謹慎,展望下半年,樓市仍具穩定的成交動力,但亦需慎防風險,理性部署。
回顧上半年住宅市道,2025年1月至6月,住宅物業註冊共36,785宗,較2024年下半年增加約12%,同期總成交金額約2,812.62億元,按半年增長8.9%,反映市場信心和購買力的增加。按月區分的話,年初為傳統淡季,1、2月成交偏低,至3、4月因政策利好,包括內地銀行降準機制、「撤辣效應」的餘韻、利率於本年度進一步下調的樂觀預期、而租金水平持續上升,激發市場需求快速反彈,3月份成交量按月急升54.4%,至6月份更達7,271宗,同比2024年6月增長38.6%。
而細分一、二手市場,同樣表現回勇,一手住宅註冊宗數佔24.78%,發展商維持價格剋制,貨如輪轉策略見效,保持市場氣氛,按半年激增24.5%,新界大型新盤「YOHO WEST」和「SIERRA SEA」帶動成交,部分地區新盤推售並帶動平均樓價輕微回升。二手方面則錄16,524宗,升幅10.2%,主要受惠於低息及印花稅價格調整,不少個案由租轉買,也有投資者青睞租金回報趨升而入市,其中以政策受惠的400萬元以下中小型單位為主導。
按揭趨勢方面,申請量上升但批核審慎。1月至3月新按揭申請個案逐月增多,3月錄8,456宗創新高,但受樓市波動影響,銀行批核趨保守,批核總額未見同步上升,並呈現波動。主要反映銀行對於負資產宗數上升、負資產金額增加以及拖欠比率輕微上升等的風險因素較為敏感,因此批核額度較審慎。
展望後市,利率下降預期的因素、租金節節上升,以及發展商一手供應去庫存的步伐,將繼續推動下半年的買家入市意欲。儘管成交氣氛回暖,住宅價格也趨於穩定,但買家也適宜謹慎作出入市決定,特別放眼於港元銀行同業拆息(H按)大跌,期望享受「低息」的買家,需警惕利率有突然攀升的風險。其次,實體經濟也出現行業性的調整而觸發裁員行動,同樣值得關注經濟形勢的變化。
高力香港估價及諮詢服務高級董事及融資評估主管侯志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