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8-13 04:29:48
日報

商業房產成貸款黑洞

分享:

近期香港商業房地產市場正陷前所未有寒冬。據學者指,商舖及寫字樓價格自高位回落五至七成不等,銀行過往商業貸款普遍採用五成按揭,意味大量物業已陷負資產狀態。當這些「爆煲」資產最終落入銀行手中,金融機構自然不會再積極承做同類貸款,導致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收縮。

多位銀行界人士及資深工商物業投資者透露,現時銀行對商業物業借貸比率已大降至三成,原因是手上壞帳資產過多,亟須消化。這情況下,除非買家擁充裕現金,否則很難入市工商物業。形成惡性循環——價格愈跌,成交愈少,銀行壞帳壓力愈大。

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可見的5年內,市場未見復甦跡象。電子商貿持續衝擊零售,混合辦公模式削弱寫字樓需求,加上香港國際地位和聲譽下滑,工商物業市場缺乏基本面支持。

因此,市場早前有聲音倡議成立「壞帳銀行」,由政府接手問題資產,猶如當年的盈富基金(2800),政府入市救股市,為市場注入信心。雖然此舉已有官員出面否認,亦不符合商業倫理(為何投資失誤要政府包底托市),但在現時環境下,或許是唯一能避免商業房地產黑洞持續擴大的方法。因為時間拖得愈長,市場反彈當然可解決問題,相反愈跌愈有的話,不良貸款黑洞只會愈大。

adbl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