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醫療保險支付直接結算的實施,對國藥控股帶來多方面的正面利好作用。(網上圖片)
國藥控股(1099)是中國最大的醫藥及醫療產品分銷商,主要業務涵蓋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分銷,並透過其廣泛的網絡覆蓋全國各省。集團受惠於逐步實施的政府醫療保險支付直接結算,這將改善集團的整體現金流情況。此外,零售業務持續增長,特別是專科藥房的表現優異,相信可以成為集團未來業績增長的動力。隨著市場整合及網絡擴展,集團在內地的二、三線城市的市場份額有望提升。國藥控股可望透過持續的供應鏈優化及數字化轉型來強化其競爭力,為集團的長遠增長提供推動力。
政府醫療保險支付直接結算的實施,對國藥控股帶來多方面的正面利好作用。首先,透過簡化報銷程序,醫療機構可以更快速地獲得保險賠付,這使得國藥控股在資金周轉上更加靈活。報告提到,這一措施預計將使2025年的經營現金流回升至10億元,而相比2024年顯示為負數,顯示出現金回流的速度加快對國藥控股帶來利好。此外,政策將促進專科藥房的收入增長。有券商指出,隨著醫療保險支付的直接結算,專科藥房的預期收入將從2024年的174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200億元,增長率達15%。這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總收入,也增強了其市場競爭力。政府醫療保險支付改革有助於降低運營成本。隨著現金流的穩定,國藥控股的銷售及管理費用比率預計將從2024年的7%降至6%。這一改善使得公司能夠更有效地利用資源,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國藥控股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比率為67.71%。自去年12月16日至今年5月19日期間,股價錄得2.93%的跌幅,該期間共錄得9.5億元的資金流入,當中大戶佔8.72億元,而散戶則佔0.77億元。大戶對散戶資金流比率為11.3比1,明顯反映大戶投資者的資佔比超越散戶投資者部分,有望見大戶繼續成為推動股價上升的主要動力。同期,大戶投資者的持股比率最高曾升上18.89%;而最低曾經跌至-2.67%。至於5月19日當日則為7.02%,有待大戶投資者的持股比率回升,並支持股價繼續反彈。
國藥控股股價於去年12月中曾兩次升上22.3港元水平後見頂,股價由保歷加通道日線圖的頂部回落,在失守中軸後持續下跌,形成一浪低於一浪的走勢,最低跌至今年4月低位見16.74港元。而同期的9天RSI在跌至22水平後已形成見底,並在重返30以上後,走勢逐步反彈,在4月底升破保歷加通道中軸阻力後,帶動MACD向上突破訊號線,形成牛差距。隨著近日MACD重返正數,形成雙牛走勢,有望確認見底。若按照由去年12月高位22.3元開始形成的跌浪總跌幅,以38.2%作為反彈目標,目標為18.8元。股價上日曾一度升近該水平,只要能進一步上升並突破,將有望帶動股價向整個跌浪總跌幅的61.8%作出反彈,上望20.2元。投資者可以等股價升破18.8元買入,上望20.2元;不過,若失守18元則要先行止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