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10-23 04:29:46
日報

滙豐吃恒生之三:銀行合併是常事

分享:
恒生銀行

滙控擬私有化恒生一事,坊間有不少錯誤的說法。 (資料圖片)

假如滙豐控股(005)成功地吃掉恒生銀行(011)之後,坊間最無知的說法,當然是說其恒生銀行的戶口也被取消。除此之外,也有大量錯到了太空的說法,這裏稍作重點評論。

另一個流行的好像是有識之士的說法,是滙豐可藉此把恒生銀行的壞帳藏起來。說這番話的人好像完全無知於會計標準:如果恒生是滙豐的全資擁有附屬公司,其會計帳目可以不合併上報嗎?

這好比一間滙豐銀行的分行,或是一間大家樂(341)的快餐店,又或是一間佐丹奴(709)分店,假如以獨立公司的形式經營,可以在年報中隱暪其帳目嗎?如果可以,那任何公司都可把壞帳藏在子公司裏,你當核數師/交易所是傻的嗎?

從宏觀的角度看,滙豐1964年入股恒生的那一天,不可能沒想到過有一天會全面收購,這其中最大的障礙,當然是其對其原股東的口頭承諾,但隨著1997年,原股東全面撤出管理層,這理由已不存在了。

另一個障礙是滙豐摸不透銀行的內部經營,可是自從1997/1998年,恒生的CEO都是由滙豐總部所派出,而且兩行的合作也愈來愈多。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滙豐已把恒生的底摸了個透,要吃掉,隨時可以。

最後的障礙則是「大義名份」:這些年來,恒生銀行長期交到數,有何理由把它吃掉?金融海嘯時,它更因為保守經營的策略,吃虧最小,立了大功。然而,這兩年它的壞帳率急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這時,滙豐下手去吃掉它,也就是合情合理了。

adblk6

從大環境去看,這兩三年銀行壞帳率急升,但銀行股不跌反升,正是因為銀行不停裁員,精簡架構,再加上人工智能、work from home等等,從而製造出利潤增長。只要滙豐吃掉恒生,未來6、7年的利潤增長就不用愁了。

事實上,銀行利用合併來製造利潤,只要對這行業有點基本認識,在全世界可說是無日無之,因為這是基本動作。單是合併客戶、關閉在該地區重複的分行,已是基本動作了,可增加大量利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