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6-05-09 06:55:00

看得見的未來

分享:

日前於某商場看到一批中學生繪畫比賽的作品,從這群小畫家筆下,不難發現,他們比更多成年人,看得清香港現狀與未來。

其中一幅題為「樓驢」,又是港人蝸居的寫照,畫中為一張單位平面圖,以6個不同間隔,來表達低下階層的生活現況,每個房間內,各有「驢」在工作,包括洗碗碟、洗廁所、清潔馬路及執拾紙皮等;至於「驢」睡覺的房間,也如同籠屋設有上下格床。在小畫家眼中,樓市是瘋狂的,港人為求上車,願意「捱驢仔」,不只有能力上車或打工仔,連居於劏房或籠屋的低下階層,都是「樓奴」;他的一句全民皆「奴」,全民皆「驢」,實夠諷刺;港人面對的居住壓力,早已迫得連中學生也透不過氣來。

其他多幅畫作,也看盡社會「真實面」,如「賣菜的老婦」、「月餅盒中的獨居老人」、「依靠」(老婆婆與流浪狗的互動)及「消失.香港.回憶」(電車或被消失)等;這群中學生可能較只會賺錢的商人,更了解社會,更關心社會。我們是否需要作出反思,今日香港,究竟出了甚麼毛病? 作者為本報地產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