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抗拒數位攝影,是過度安於現狀而走向沒落的經典例子。(資料圖片)
你是否發現自己更常選擇年輕時喜愛的音樂?寧願重溫經典電視劇,也不太願意嘗試新劇集?在餐廳點餐時,總是傾向選擇熟悉的菜色,而不是嘗試新菜單?如果你有這些習慣,你並不孤單,這種現象背後有一個引人入勝的原因。
隨著年紀的增長,許多人對熟悉的事物產生更強的偏好。心理學家稱之為「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即我們傾向於偏愛熟悉的事物,是因為我們以前遇過。這不僅僅是懷舊情意結,更是與大腦的變化有關。研究顯示,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漸漸降低,對情感安慰的需求會漸漸增強。當感到壓力或疲憊時,我們會本能地尋求安全感和事情的可預測性。
這種心理轉變在專業和金融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商業領域,它可能產生雙面刃效應。一方面,經驗是無價的,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能夠發現年輕人可能忽略的潛在風險。另一方面,過度保守卻可能會導致錯失良機,在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過分謹守過去的成功模式可能會令企業故步自封,影響未來的發展。許多老牌公司在數碼轉型中掙扎,往往就是因為過分依賴傳統模式。柯達(Kodak)抗拒數位攝影、百視達(Blockbuster)無視串流服務,都是因為過度安於現狀而走向沒落的經典例子。
投資方面亦如是。年長的投資者往往傾向選擇更穩定、低風險的資產,這是明智之舉,尤其是在接近退休時。但過於保守也可能錯失增長潛力。關鍵在於平衡,既要保護自己已建立的資產,也要對新思維持有開放態度。最成功的投資者即使年紀漸長,也常保留一部分資金用於有計劃的風險投資。
好消息是,其實是可以對抗這種自然傾向。首先,我們要意識到自己何時因熟悉感而放棄成長機會。在做決定時請問問自己:「我選擇這個是因為它真的最好,還是僅僅因為它讓我感覺良好?」有意識地做出細微但深思熟慮的選擇,保持對新事物的興趣及參與度。偶爾聽聽不同風格的音樂,閱讀與你興趣不同的書籍。在商業領域,探索新興趨勢,即使它們看似與當前業務無關。對投資者來說,可以考慮設立一個小型的「學習投資組合」,在不危及核心資產的情況下,用來嘗試新的投資機遇。最重要的是,與能夠挑戰你觀點的人建立關係。年輕的同事、來自不同行業的導師,或擁有不同策略的投資團體,都能提供寶貴的新觀點。
然而,我們對熟悉事物的偏好其實並非缺陷,這是人類的自然心理現象。但通過認識這傾向,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在舒適與成長之間找到平衡。畢竟,最成功的企業和投資者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堅守核心原則的同時,不斷地探索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