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威爾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對等關稅措施後,投資者愈發擔心對環球貿易的影響,憂慮最終可能會損及經濟,故此紛紛開始拋售股票等較高風險的資產。一時之間,金融市場迴避風險的情緒高漲,波動顯著增加。
不難想像,各大央行的官員或正忙於監察金融市場的穩定性,也著手分析最新關稅措施對經濟及通脹的潛在影響。對於聯儲局而言,去年美國經濟表現理想,增長率為2.8%。但今次的對等關稅措施對未來經濟可能帶來的衝擊實在不容忽視,尤其是近月的數據顯示了當地企業信心下滑,個人消費亦未見增長,經濟似乎出現了轉弱的跡象。
雖說現時美國利率偏高,聯儲局大可按需要減息以支持經濟。但關稅的增加意味進口成本上升,進口商或會將部分上升的成本轉嫁給零售商乃至消費者,導致物價上漲。目前美國通脹率較聯儲局2%的目標為高。假若未來因關稅而導致通脹繼續上揚,聯儲局在應對關稅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時,或將難以輕言減息。
部分觀點認為,物價因關稅增加而上升只是短期現象,但物價上升後會否進一步推動工資上漲,繼而導致需求及通脹持續攀升,現時仍難以預料。經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高通脹情況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最近指出,關稅或會令通脹短暫上升,但同時也不能排除這可能演變成持久通脹問題。此刻,聯儲局似乎只有密切注視經濟和通脹的變化,謀定而後動,才不會顧此失彼。
作者為恒生銀行經濟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