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來聊一聊科創板。
上周五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布了第一批共9家科創板申報企業。我粗粗看了下,這9家企業絕大部分質地一般,與創業板中那些「泯然眾人」沒啥區別,感覺就是在上交所再設了一個創業板。我希望接下來公布的企業,品質會好一些,尤其是能夠儘快引入一些大型的優質企業,比如螞蟻金服等互聯網巨頭,讓這些企業成為科創板的基石和中流砥柱,不然,科創板恐怕會辜負高層的一片厚望。
不過,我個人認為,科創板初期更大的壓力,恐怕還不在於企業本身,而是奇葩的交易制度。按照目前的設計,科創板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停板,但依舊維持T+1,我看了下全球主要市場的交易制度,這還真是個「創舉」。
按照A股的尿性,上市之初一定會炒到雞飛狗跳,我和別人開玩笑說:我已經畫好了前5天的走勢,第一天發行價的3倍開盤,盤中最高漲幅10倍以上;第二天低開50%以上,然後翻紅;三、四兩天繼續浪,第五天暴跌。5天下來,何止是一地雞毛,恐怕是雞毛漫天了。我甚至和朋友打了賭,半年之內,這一堪比當年熔斷的奇葩制度一定會被改掉。
回到A股,周末朋友圈的焦點,在於上周五外圍股市的急跌,美股見頂了嗎?會持續下跌嗎?如果美股見頂,會導致外資流出而影響A股嗎?這些問題都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上周A股的走勢強於我的預期,盤中的數次調整都被買盤頑強拉起,市場體現出足夠的韌性。從圖表上看,上證綜合指數已經在高位震盪了四個交易日,面臨著方向選擇,因此,外盤的波動或許是驗證A股強弱有效的試金石,是選擇方向最好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