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為了追趕競爭對手,正大幅加碼基建投資。(資料圖片)
美國議息之後,美股三大指數持續創新高,彷彿牛市停不了。每一輪牛市都有長短,例如2009年3月開始的牛市維持了 131個月,屬於超長牛市;近期2020年3月疫情後的牛市,則僅有 21個月,相對短暫。
而2022年10月起的新一輪牛市,至今已達35個月(截至本月22日)。有統計顯示,牛市的平均長度為67個月(約5年半),中位數為60個月(約5年)。這意味著雖然市場常常擔心牛市會隨時結束,但歷史數據告訴我們,多數牛市往往能持續數年,甚至超過10年,投資者若僅因短期擔憂而退出市場,可能錯過長期的增長紅利。
不過,美股的相對技術指標也開始出現極端的情況,包括常見的相對與強弱指數(RSI)。觀乎標普500指數與14日RSI的對照走勢,近期RSI已經連續102天超過45,這是一個技術上的特殊現象。歷史數據顯示,過去60年在同樣情況下,短期內市場往往出現震盪或回調跡象。例如按統計指出,當RSI維持在45以上超過百日後,接下來兩周平均表現為-2.17%,且只有22%的情況能錄得上漲,顯示多數時候市場會進入短線調整。
從結果來看,通常這種情況發生後,第一至第四日的表現多為偏弱,偶爾有強勢年份(如1980年9月)帶來亮眼漲幅,但大部分情況仍難逃壓力,特別是進入一至兩周後,下跌風險更為明顯。這暗示當前雖然大市仍在高位,但市場動能可能逐步消退,投資者須警惕短期波動。
目前很多公司還在積極投資,特別是英偉達近期投資OpenAI及Intel,令市場也密切留意大型科企的現金流情況。而甲骨文跟Open AI合作的訂單,也令人覺得甲骨文最後須以控制成本解決。
自2004年至2020年間,甲骨文在資本支出與營運支出維持相對平穩,但自2021年起開始明顯上升。隨著公司積極擴展雲端業務,包括租用數據中心及採購晶片,預期至2028年整體支出將快速增加,接近2,000億美元的規模。這代表甲骨文為了追趕亞馬遜AWS、微軟Azure、Google Cloud等競爭對手,正大幅加碼基建投資,並且未來數年的成本結構將更為沉重,但同時也意味著成長潛力。
而大型科技公司手上現金儲備的對比,數據來自Fiscal AI,當中排除了金融與保險機構,僅聚焦在美股與中概股主要科技企業。結果顯示,Google與微軟同時擁有最多現金,各自高達950億美元;亞馬遜則以930億美元緊隨其後;阿里巴巴(9988)以590億美元居第四。
這份排名反映科技巨頭資金實力,尤其Google、微軟與亞馬遜還擁有龐大彈藥,可靈活應對市場挑戰,或投入AI、雲計算與併購等領域。但在宏觀環境波動下可能更受壓力。以所投資者須審慎注意在極端指標下,有第三季尾至第四季或有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