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6-04 10:00:00

【健康快訊】抑鬱症阻安享晚年 長者需提防藥物相互作用

分享:

踏入人生下半場,長者的生活面臨不少轉變,退休後容易失去精神寄託,朋友隨時間減少,自己或配偶的身體又每況愈下,種種因素都有機會誘發老年抑鬱症。精神科專科陳華發醫生指出:「當進入老年階段,長者難免陸續失去工作、朋友或配偶,以及健康等事物。即使本來沒患抑鬱症的人士,步入老年後亦有機會因而誘發此症。」

小心提防藥物相互作用
抑鬱症的典型症狀包括食慾、睡眠及體重改變、情緒低落及出現負面想法等等。陳醫生指出:「與年輕患者不同,老年抑鬱症患者的情緒變化不太明顯,因此照顧者不宜只靠典型症狀去分辨。」照顧者可多留意長者是否總是鬱鬱寡歡時而坐立不安,態度變得不耐煩,感到身體不適但求醫後未有發現異樣,這些都屬非典型症狀。

當確診抑鬱症,現時一般會處方抗抑鬱藥,透過調節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的水平,從而改善症狀,而現時藥物大多可調節一至兩種傳導物質的水平。部分患者亦需接受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及問題解決療法,後者經常應用於長者,以引導他們思考不同方法去解決問題。而腦電盪療法及腦磁療法等物理性治療方案則可透過刺激腦部減輕症狀。

不少長者或因長期病患而需服用多種藥物,部分抗抑鬱藥物有機會與這些藥物發生相互作用。研究顯示,新一代抗抑鬱藥的安全性較高,副作用比傳統藥物少,不過正服用心臟科藥物如薄血丸等的患者仍需多加留意。醫生在處方抗抑鬱藥時,亦會考慮藥物會否與患者正服用的藥物有相互作用。陳醫生建議:「患者可用手機為正服用的藥物拍照,並記下用藥效果和副作用,在求診時給醫生查看,又或直接帶同藥物求診,以便醫生選擇合適抗抑鬱藥。」

Ad Block

服藥依從性高減復發風險
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如沒有用藥,在1年半至兩年內的復發機會達50%或以上。如屬首次病發,依醫生指示接受治療約6至9個月,可減低復發風險至2至3成,可見藥物依從性是關鍵之一。陳醫生憶述曾有60多歲女性長者,患有抑鬱症20多年,一直使用血清素但依從性不足,以致數次復發。最近她因生意變差而抑鬱症復發,後來轉用新一代藥物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受體抑制劑 (SNRI),治療約2個月左右症狀得以明顯改善,及後一直用藥以減低復發風險。

Ad Block

由於長者容易混淆不同藥物,亦可能會忘記服藥,照顧者在用藥依從性方面擔當重要角色。陳醫生建議:「家人應多陪同長者覆診,了解用藥指示。照顧者亦可根據用藥指示,為長者把藥物分配好,並放進藥盒。」同時亦可透過觀察長者的剩餘藥物數量去了解服藥情況,有需要時可加以提醒,以提升服藥依從性。

精神科專科陳華發醫生

精神科專科陳華發醫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