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癌症
2020-07-09 04:30:00
日報

抑制乙肝病毒免致癌

分享: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自1986年為初生嬰兒注射的預防乙型肝炎疫苗面世,本港乙肝病毒帶菌者數目正逐漸下降。不過,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陸正綱指出,本地研究顯示,乙肝病毒帶菌者比例仍可達7%至8%。若任由病毒在肝臟增生,會令肝細胞發炎,甚至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依照醫生處方按時服藥,是對抗乙肝最有效的方法。
 

乙型肝炎最常見的傳播方法是,母親在分娩時或在分娩期間傳給嬰兒,還有就是通過接觸血液及體液傳播,因此性接觸、接觸帶病毒者血液、共用受污染物品如牙刷或剃刀等、使用帶病毒的工具穿耳、紋身或針灸、輸入受感染的血液都有可能染病。


未必出現徵狀
乙型肝炎患者當中,只有三成至六成人會出現徵狀,如發燒、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眼白變黃、小便深色、大便變淺色等。然而,約一成患者及95%受母體感染的嬰兒不能清除這種病毒,因而變成慢性帶菌者。

在對抗乙肝的里程碑上,口服藥物絕對是重要的一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醫學界可以說對乙肝束手無策,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陸正綱憶述,「當年有個四十多歲的乙肝病人,是家中經濟支柱,雖然一知道有了慢性肝炎便已求診,但也只能接受監察和紓緩治療,直至出現肝硬化及肝衰竭,更只能等待肝移植手術。那時候乙型肝炎比現在更常見,治療上更無奈。」

陸正綱指新型藥物毋須經過肝臟代謝便可發揮效用,抗藥性和副作用較低。

陸正綱指新型藥物毋須經過肝臟代謝便可發揮效用,抗藥性和副作用較低。

毋須代謝減副作用
後來研發了干擾素與長效干擾素,注射後可抵抗乙肝病毒及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但會出現頭痛、發燒、情緒低落及甲狀腺失調等副作用,療效也不顯著;直至九十年代終於出現抑制乙肝病毒增生的口服藥物。第一代口服藥因為常出現抗藥性,現已很少採用;第二代藥物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療效顯著,又能阻障病毒變種,成為首選使用藥物。然而,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需要先經過肝臟新陳代謝才見藥效,並可能出現副作用,包括腎功能下降和增加骨質流失。更先進的磷丙替諾福韋是一大突破,毋須經過肝臟新陳代謝,出現抗藥性和副作用的風險甚低,而且抑制乙肝病毒增生效果一樣理想。 


長期用藥穩定病情
在處方藥物方面,公營醫療建基於公共服務,引用公平原則,用藥以藥物名冊作依歸;私營醫療在各方面較富於選擇,用藥上或能較緊貼醫學發展。乙型肝炎是一個長期疾病,要依靠長期用藥才能抑制病毒以穩定病情,避免肝臟受病毒入侵而引致細胞發炎、肝硬化,甚至演變成肝癌,所以能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會比較理想。陸正綱指,「無論公、私營醫療的病人都需要留意自己身體上的變化,特別是正服用藥物的病人更須依期覆診,留意副作用,有需要時請教醫生,以提供洽當的治療。」

肝炎可透過血液傳染,故不應與別人共用牙刷和剃刀等。

肝炎可透過血液傳染,故不應與別人共用牙刷和剃刀等。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