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0-03-13 04:30:00
日報

毒物侵體 江豚體內TPT濃度增十倍 食海產存隱憂

分享:

有機錫化合物如三丁基錫(TBT)和三苯基錫(TPT)過去數十年被廣泛應用於船舶和海水養殖設施,作防污劑用途。港大專家指,近年本港海域內TBT的污染減少,但TPT的污染則較以往嚴重,不少海產更會檢測到TPT,最新研究發現,中華白海豚和江豚樣本其體內含高濃度的TPT,有小江豚體內的TPT濃度較03年升10倍,研究亦證實TPT會隨着海洋食物鏈倍增,最終或對食用海產的人類構成健康風險。

(海豚哥哥Thomas TueImage/港大提供)

(海豚哥哥Thomas TueImage/港大提供)

TBT和TPT是高毒性的生物抑制劑,可抑制海藻生長,致海洋無脊椎動物和魚類死亡,即使低濃度亦足以破壞海洋生物的內分泌系統等問題。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於2008年起,嚴禁全球遠洋船體使用有機錫化合物作為防污劑。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和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梁美儀教授團隊及其研究夥伴,發現海洋哺乳動物體內有機錫化合物主要為TPT,反映持續影響牠們,當中中華白海豚肌肉組織中的濃度平均值是每克1,893.8納克濕重,江豚為每克1,477.6納克濕重,比之前已知最高TPT濃度的海洋哺乳動物偽虎鯨高出兩至三倍;令人擔憂的是,研究發現幼少江豚體內的TPT濃度最高達每克3,455.6納克濕重,相比2003年從本港採集樣本(每克310納克濕重)高出十倍,意味著本港TPT污染正在惡化。


梁美儀指,高濃度的TPT可影響哺乳動物的免疫、神經、心血管和生殖系統;研究又證實TPT等濃度沿食物鏈在各級生物體內遞增。市民應避免及減少食用大型魚類(如兩斤或以上的牙䱛魚和鯊魚)及底棲魚類(如牛鰍和鰨沙魚),可選擇甲殼類、貝類和較小魚類進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