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1-04-14 04:30:00
日報

生態普查 黑臉琵鷺全球「雀口」破5000大關 觀鳥會 : 港數量連續兩年減

分享:
全球黑臉琵鷺錄得5,222隻。(觀鳥會圖片)

全球黑臉琵鷺錄得5,222隻。(觀鳥會圖片)

深圳與香港之間的后海灣是雀鳥天堂,被列為瀕危物種的黑臉琵鷺,每年冬季亦會來港過冬,但近年卻持續減少。香港觀鳥會發布《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 2021》,發現全球黑臉琵鷺「雀口」突破5,000大關,錄得5,222隻,創1989年有紀錄以來新高,按年增358隻、7.4%,但本港黑臉琵鷺數目卻持續下跌,今年在后海灣只錄得336隻,較去年的361隻及2019年的383隻少,較15年的411隻減一成八,反映黑臉琵鷺在本港的棲息地面臨發展威脅。

有關普查覆蓋全球逾100個地點,於今年1月15至17日進行,其中在台灣錄得3,132隻,佔全球數量達六成,其次為中國大陸及日本,分別錄得1,022隻及570隻,香港后海灣排第四,錄得336隻。香港觀鳥會高級研究經理余日東(圓圖)指,物種過於集中在單一地方亦不太健康,舉例指台灣今年出現旱情,水塘水位大減導致水質變差,增加鳥類中毒的風險,憂慮因此影響大批黑臉琵鷺。


發展濕地緩衝區礙候鳥棲息
就后海灣錄得的數量連續兩年減少,余日東表示,黑臉琵鷺於本港主要棲息地為在后海灣泥灘、濕地公園及南生圍等,而位於該些地方外圍的「濕地緩衝區」本來用作減低城市規劃對濕地的影響,但近年發展商多次就濕地緩衝區內的發展項目,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建築高度及密度、增加發展地積比率等,而緩衝區樓宇太高會導致候鳥放棄鄰近的濕地作棲息地。

余又指,政府正檢討濕地緩衝區的規劃指引,同樣大增濕地保育難度,憂慮黑臉琵鷺棲息地會進一步被破壞,建議政府應為后海灣的濕地及魚塘訂立長遠及整全的保育政策,包括加強保護由米埔延伸至下白泥沿岸淺水區及泥灘,保護每年數以萬計途徑香港的季候鳥。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