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癌症
2020-07-17 12:00:00

【癌症預後】中大發現免疫B細胞及基因GPR18 能預測9種癌症存活期

分享:
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呂偉欣教授(中)與博士後研究員劉雨辰博士(左)及博士後研究員王麗博士共同撰寫此研究報告。

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呂偉欣教授(中)與博士後研究員劉雨辰博士(左)及博士後研究員王麗博士共同撰寫此研究報告。

預估癌症病人的嚴重程度及生存機率,在醫學上稱為「癌症預後」。而基因生物標記是現時其中一種估算疾病進展的臨床工具。中大醫學院最新一項研究發現,一種基因GPR18能有助預測9種癌症存活期,並提出以免疫B細胞的數量,作為癌症預後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已刊載於《自然通訊—生物學》期刊。

本身是基因組學專家,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呂偉欣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癌症基因組學和病人存活期大數據,發現腫瘤中B細胞的數量,與7種癌症(包括低級別神經膠質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胸腺瘤、腎癌、肺癌、頭頸癌和子宮癌)的患者生存期有關,B細胞水平愈高,存活期一般都較長。團隊更從B細胞表面識明出一種GPR18基因,根據基因水平的多寡,能預測9類癌症病人存活期(包括黑色素瘤、低級別神經膠質瘤、肉瘤、肺癌、頭頸癌、子宮頸癌、肝癌、乳腺癌及腎上腺皮質腫瘤)。以HPV感染頭頸癌為例,GPR18基因水平較高,整體存活期可達68.4月,對比較低水平只得57.4月。

呂偉欣教授認為新發現GPR18基因比現有的生物標記如CD20優勝。她補充,「目前就GPR18與人類癌症關聯的了解仍不足,若能對此基因的功能進行更多研究,將有助我們了解B細胞是如何與T細胞免疫功能結合及影響多類癌症患者的存活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