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8-07-25 06:00:00

心臟病人做運動須諮詢醫生

分享:

運動對心臟病患者來說,猶如一把雙刃劍。適量運動有助患者康復,訓練心臟肌肉,令血管回復柔韌性及減低膽固醇。但如患者仍未進行手術,或在沒有諮詢醫生的情況下,進行高強度運動,則會有損心臟。心臟科專科鍾一翹醫生(圓圖)指出:「患者應先諮詢醫生的專業意見,商討應否進行運動,再根據病情而制定運動量及選擇合適強度的運動。」

病情輕微的患者諮詢醫生的意見後,可選擇低強度帶氧運動,例如:急步行和緩步跑等。而較輕鬆的球類活動,如網球、羽毛球或舒展性運動如瑜伽或太極亦是不錯的選擇。而在炎炎夏日,愛好水上活動的患者或可考慮在泳池游泳。
現時流行的馬拉松和踩單車環島遊屬劇烈運動,而具比賽性質的運動如足球、欖球和籃球等,都不適合心臟病患者。患者參與比賽時處於緊張狀態,當腎上腺素上升,血壓及脈搏亦隨之提高,有機會誘發心肌梗塞。另外,攀石及潛水等活動亦不適合心臟病患者,因若期間需緊急救助,旁人亦難以拯救。至於已植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在首三至四個月,應避免手部有大幅度的活動。

 

運動時間循序漸進
過熱、過冷、溫差大或空氣污染的環境,都不適合患者進行運動。鍾一翹提醒:「運動時間的長度應循序漸進,最初可由每天10分鐘開始,下個月加至15分鐘,再下一個月增至20分鐘。」患者運動前需進行足夠熱身,不應過餓或過飽,並應隨身帶備藥物及病歷卡,以備不時之需。患者在跑步後不可一下子急停,應透過慢跑讓心臟慢慢適應。很多人運動出了一身汗,會立即以冷水洗澡。鍾一翹表示此舉應避免,因突然的溫差有機會誘發心臟病。

Ad Block

勿自恃年輕忽略心臟健康
鍾一翹分享曾遇過三十多歲的男性患者,本身是運動健將。他與朋友踢足球時因感到心絞痛而求醫,即發現有一條血管已完全堵塞及膽固醇超標,導致心肌梗塞,需緊急進行「通波仔」手術及植入支架。鍾一翹提醒壯年人士勿自恃年輕,應建立健康飲食習慣,定期進行檢查,別逞強作高強度運動,以維持心臟健康。

踩單車環島遊屬劇烈運動,不適合心臟病患者。(iStock圖片)

踩單車環島遊屬劇烈運動,不適合心臟病患者。(iStock圖片)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