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12-18 04:30:00
日報

植入磁石環 解決胃酸倒流

分享:

一般來說,胃酸倒流在西方較普遍,但近年香港生活漸趨西化,加上肥胖人口增加,令胃酸倒流的發病率,由2002年到2011年間上升了1.3個百分點,最新發病率數字為4.5%。香港大學醫學院最近引入了植入式磁石環增強下食道括約肌功能手術,為嚴重胃酸倒流患者提供多一個治療選擇。

(左起)羅英傑、胡先生及黃宇匡。

(左起)羅英傑、胡先生及黃宇匡。

鍾江海基金教授(腸胃外科)、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食管腸胃外科講座教授及分部主任羅英傑教授指出,胃酸倒流除引發不適、影響睡眠質素外,嚴重患者或會導致食道發炎,若長期沒有得到治療,甚至會破壞食道黏膜,繼而誘發巴洛氏食道症,並出現癌變。

嚴重者或須手術治療
一般胃酸倒流患者,都可以處方質子泵抑制劑作治療,不過研究發現只有約七成患者滿意療效。羅英傑解釋,「藥物需要長期服用,如停藥的話症狀會再次出現,可是部分患者不想長期用藥,亦有部分人接受不到藥物的副作用,甚至是藥物未能完全控制症狀,這些患者便需要考慮採用手術治療。」

磁石環會圍繞下食道括約肌位置。

磁石環會圍繞下食道括約肌位置。

副作用較少
傳統手術會採用微創胃底摺疊術連食管裂孔疝修補術,將胃的頂部摺疊,包圍下食道以加強括約肌抗反流的功能,但或會有吞嚥因難、不能打嗝及腹脹等副作用。今年剛引入的植入式磁石環增強下食道括約肌功能手術,則可提供與傳統手術相若的成效,而且副作用更少。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黃宇匡醫生表示,「手術會視乎患者食道的大小,將13至17粒鈦金屬磁珠組成的磁石環植入體內,圍繞下食道括約肌位置,毋須改變胃部結構便達到治療效果。平時磁石環會合上,阻隔胃酸倒流,當進食時,食物經食道蠕動就會將磁石環打開,進入胃部。」
手術在外國使用了10年,做過超過30,000宗個案,研究指術後85%患者毋須長期服用抗胃酸倒流藥。黃宇匡指出,術後初期患者要每兩小時進食一次,避免因疤痕化而出現吞嚥困難,「副作用方面,糜爛率(磁石環入侵食道或胃)為少於0.15%,而須通過手術移除已植入的磁石環平均率為2.7%;至於食道蠕動能力較弱的患者,就未必適合此手術。」

術後倒流情況消失
今年6月,瑪麗醫院完成亞洲首宗磁石環手術,患者持續6年的胃酸倒流,術後毋須再服藥;24小時食道胃酸檢測由14.5%下降至1.5%的正常水平。而今年11月完成手術的胡先生,患有胃酸倒流已有10年,最嚴重是睡覺時胃酸湧上到鼻孔流出,一星期3至4次,影響睡眠。由於胡先生不想長期服藥,而內窺鏡顯示有食管裂孔疝及食道發炎,故採用磁石環手術,術後可即時進食軟餐,竪日出院,現時倒流情況已完全消失。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