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5-04 07:00:00

【健康解碼】流汗躍動 發放成長正能量 動手動腳動腦筋

分享:

踏入五月,準備迎接炎炎夏日,也是小朋友躍動流汗的好日子。家長們可有想過運動及遊戲不但可以抒緩情緒及壓力,更有助訓練小朋友的自我抑制能力及創造力呢?過去一年莘莘學子因為網課教學而長時間對著電腦,更需要藉著流汗體驗新刺激,令學習變得不再刻板。

香港大塚製藥有限公司早前聯乘NAMCO Hong Kong邀請了多名家長及小朋友參加「玩遊戲換健康」活動,讓大人小朋友邊流汗、邊維持親子的身心健康。

適量運動 減壓放鬆情緒
由於疫情爆發,大部份學生都「在家學習」,加上遊樂設施被關閉,小朋友的運動量遠遠不及以往多。精神科專科黎大森醫生認為,運動此時更顯重要,他解釋︰「適當的運動除了可以強化小朋友肌肉及骨骼發展外,運動時腦部會分泌安多酚(endorphin),可以穩定情緒,減輕學習壓力。」他引述研究指,維持6至8個星期運動可以紓緩輕度情緒問題,亦能增強身體抵抗力,有助大小朋友身心健康。

黎醫生建議家長可以同子女在家進行親子活動,例如一同玩「二人三足」或「麻鷹捉雞仔」等小遊戲。他補充,家長應在課餘時減少子女使用平板電腦的時間︰「長期使用電子產品會影響小肌肉的發展,令他們寫字的時候更容易覺得累及不想寫;而使用時間愈長,愈會影響小朋友的集中力及睡眠。」另外,黎醫生亦建議家長不妨在小息時讓小朋友補充糖份,例如提子、士多啤梨及香蕉,當中含有單糖的成份,有助他們更快回復的集中力。

遊戲形式 有助腦部發展
傳統上,很多家長認為遊戲和運動會令小朋友「心散」,無心向學。精神科專科鄧萬豪醫生認為,適當的遊戲及運動能夠提供書本以外的訓練,令小朋友有更多元發展。除了訓練體格外,更可以訓練腦部能力及專注力,而自我抑制能力更是小朋友必修的課題,使他們能夠集中專注某一事情上而不被騷擾。

Ad Block

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會遇到子女於做功課時受到外界干擾,變得心不在焉的情況。原來,這是與自我抑制能力有密切關係。鄧醫生說,透過遊戲如「冚棉胎」及「UNO紙牌遊戲」,過程中需要他們判斷出手時機,控制節奏的快慢:「究竟要忍著出手還是迅速反應,小朋友也得自己去思考,這些經驗會讓他們學懂自我抑制。」藉此訓練小朋友的耐性及控制能力。

鄧醫生亦建議家長可以讓小朋友透過接觸不同物件,自由探索,刺激五官的發展;亦可以讓小朋友與其他朋友一同遊玩,藉此增加與人交流,讓學習不再是書本上單方面進行,而是多面向的創造性、學習與發展,「寓學習於遊玩及運動」。

Ad Block

在家遊戲小建議

遊戲

目的

迷宮遊戲/ 找不同

提升小朋友視覺追縱力和專注力

冚棉枱

提升小朋友自我抑制力( self-inhibition) 和專注力

拍 “7”

提升小朋友對倍數的認識,亦可提升專注力

象徵遊戲 (symbolic play)、角色扮演

透過模彷,增強社交力和創意力

感觀遊戲(sensory-motor play)

如用面粉/ 香草/ 米等物品畫畫,增加五官的刺激及發展

鄧萬豪醫生

鄧萬豪醫生

黎大森醫生

黎大森醫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