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12-05 04:30:00
日報

中風患者勤訓練 回復活動能力

分享:

中風是香港第四大殺手,每日有68個初次或再次中風的個案,即每年大約有25,000人次中風,當中有3,500人因而死亡。除手術和藥物治療外,物理治療在康復過程中亦十分重要,協助患者回復活動能力。
 

Okay Healthcare要回家」創辦人、物理治療師余穎章指出,大約有八至九成中風患者,都會在醫管局旗下公共醫療服務做物理治療,「大部分個案是,中風患者入院治療至情況穩定、大約一星期後,就會轉到復康醫院,接受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安排的專業護理,約一個月後便出院回家,然後再排期做物理治療。」

余穎章指患者須在首年勤做訓練,才可有效回復活動能力。

余穎章指患者須在首年勤做訓練,才可有效回復活動能力。

治療黃金期
可是,當患者出院回家,即面對相當大的挑戰,余穎章表示,「回家後患者即使有人照顧,也止於餵飯、洗澡、餵藥,欠缺了復康部分。」另由於需要物理治療服務的人士眾多,患者排期往往需要等半年以上,容易錯過治療黃金期。

「患者手腳不靈活,外出要坐輪椅、電召可載輪椅的的士,不少人覺得麻煩而不想去醫院做物理治療,只在家休息等身體康復。」他們卻不知道手腳不活動,活動幅度和肌肉力量不會回復。余穎章指,「若中風一年後才做物理治療,效果便很有限,患者應把握治療黃金期,頭一年內多做物理治療。」因此經濟情況許可的話,可考慮坊間的上門物理治療服務,以確保復康進度。


不斷訓練喚醒身體
傳統物理治療會利用電流,助患者減少關節痛楚不適,亦可幫肌肉做運動般收縮和放鬆,預備將來重新控制肌肉。近年物理治療亦會用上針灸,協助氣血流通,余穎章續指,「餘下就是運動治療,包括被動式、輔助式和主動式。被動式運動在復康初期協助回復關節活動幅度,物理治療師會幫患者郁動;輔助式是物理治療師只會在動作的極限位置幫一幫忙,盡量患者提升自我活動能力;主動式則是物理治療師指示患者自己做動作。不斷訓練是希望腦部吸收到動作的訊息後,懂得重新指令身體活動。」

近年物理治療亦會使用針灸。

近年物理治療亦會使用針灸。

重新操作電腦
吳先生(化名)約60歲時中風,出院後接受每周兩次的物理治療,但有感訓練不足,於是每周額外找一次上門物理治療服務。由於吳先生教育程度較高,故康復目標是可以用到電腦。這是較細微的手部活動,因此余穎章特別為其手部作推拿、針灸和用電流,以放鬆小肌肉,然後再做運動,由手臂、手腕到手指,最後訓練使用鍵盤。約一年後吳先生活動回復自如,亦能夠使用電腦,只是打字速度較中風前稍慢。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