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0-11-18 10:00:00

[健康解碼] 急性消化道出血或因藥物所致 控制胃酸有效減低腸胃道出血風險

分享:

消化道出血絕不能坐視不理,假如腸胃長期潰瘍出血,更有可能出現併發症,增加死亡風險,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並正在服用薄血藥的人士,出現急性消化道出血的風險較高。有醫生指出,這些藥物或有消化性潰瘍等副作用,建議患者同時服用特效胃藥控制胃酸,以減低腸胃道出血的機會,如遇上不明原因的出血狀況,便應及早求醫。

消化道出血是常見的急症,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出血成因各有不同,前者常見的原因包括消化性潰瘍、食道靜脈曲張,後者則可能是大腸憩室、大腸腸炎 (例如發炎性腸道疾病)、瘜肉/大腸癌、消化道血管異常增生所致。另一個較常導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與藥物有關,例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有腸胃道潰瘍副作用。

腸胃及肝臟專科黃愛兒醫生解釋,不少老人家因心血管疾病,需要服用阿士匹靈或其他薄血藥,這類藥物或會導致消化道出血︰「患者會吐出咖啡色的嘔吐物或大便顏色轉黑,帶有特別氣味,甚至會因隱性出血,出現疲倦及氣促等貧血病徵。」她提醒,如長者正服用相關藥物,並有類似情況,便應即時求醫。

問症檢查判斷出血源頭
當患者出現有關病徵,醫生會分析各種因素包括臨床症狀、排泄物中血液顏色、服藥紀錄、飲酒習慣、臨床體檢及維生指數等等,去評估病人臨床風險及判斷患者出血位置。如病人的維生指數穩定需再透過進一步檢查包括血液檢查、內窺鏡檢查、輸血等等去診斷及治療消化道出血。黃愛兒醫生指出,針對這類患者,必須先穩定維生指數,「當部份患者維生指數或變得不穩定,甚至持續出血時,就需要先搶救病人,吊鹽水或插喉來穩定維生指數,避免器官出現併發症。」

Ad Block

當患者病情轉趨穩定,便要進行血液檢查、內窺鏡檢查、輸血及藥物性治療。黃愛兒醫生指出,當診斷出消化性潰瘍出血,醫生會評估患者出血風險,從而制定治療方案,避免消化道再次出血︰「較常用的藥物例如質子泵抑制劑,它能控制胃酸,避免消化道再次受傷,同時可以避免復發及手術風險。」

控制胃酸有助止血及復發
然而,部份患者入院時出血情況或較為嚴重,除了憂慮持續出血,更可能出現其他併發症例如心臟或腎臟衰竭。黃愛兒醫生指出,由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較為嚴重,故需要先注射質子泵抑制劑,並要觀察血紅素水平趨勢72小時,假如依然無法止血或維生指數不穩定,就需要照內窺鏡檢查去診斷。

Ad Block

至於如何減低消化道出血風險,黃愛兒醫生認為,如老人家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並服用多款薄血藥,便應與醫生商討及平衡風險,建議同時服用質子泵抑制劑作預防。最後她提醒,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腸胃及肝臟專科黃愛兒醫生

腸胃及肝臟專科黃愛兒醫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