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06-26 05:15:00

兒童壓力大 腸易激綜合症或現

分享:

在香港,每14%人患有「腸易激綜合症」(簡稱IBS),患者中有8%人須每日用藥,但目前還沒有根治方法。早前有研究指出,在兒童時期若受的壓力較大,日後患上IBS的風險會較高,可是當中的原因尚未清晰。而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就發現當中關聯,研究結果亦刊登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王凱亮(左)及卞兆祥(右)發現了童年壓力與IBS的關係。

王凱亮(左)及卞兆祥(右)發現了童年壓力與IBS的關係。

腸易激綜合症的主要症狀是胃痙孿、腹脹、腹瀉或便秘,又或腹和便秘交替出現,可以影響社交、工作及生活質素,浸大中醫藥學院講座教授卞兆祥表示,情況嚴重更可能誘發潰瘍性結腸炎和抑鬱症。

動物模型研究關聯
早前外國有研究發現,腹瀉型IBS患者的胃腸道中,用於調節腸蠕動的5-羥色胺濃度較高。為找出童年生活壓力與IBS之間的關係,卞兆祥、浸大中醫藥學院研究助理教授王凱亮及其研究團隊,設計了「母嬰分離」的動物模型,小老鼠從出生後第3天到第14天,每天會與母鼠分開3小時,以誘發壓力,結果發現小老鼠結腸當中的5-羥色胺濃度有終身性增加,並引發了腹瀉型IBS症狀。

神經生長因子為主因
王凱亮解釋,「研究同時發現了小老鼠腸道中的神經生長因子(NGF)異常升高;NGF是一種經營養因子,對神經系統的神經元發展有重要作用。機制上,NGF會直接令腸道幹細胞增生及分化,而幹細胞數量上升,就會使腸嗜鉻(EC)細胞上升,而它就是分泌5-羥色胺的細胞,當5-羥色胺水平異常地高,就會引發IBS症狀。」

研究團隊亦於小老鼠身上使用特定的NGF抑制劑,發現可減少幹細胞及EC細胞的數量,IBS症狀亦告消失,但NGF抑制劑尚未作臨床試驗,因此未能用於人體上。

減壓防病
由於IBS未能根治,卞兆祥指目前最好方法還是預防,「我們應好好照顧小朋友,多作陪伴,避免令他們有太大壓力,否則將影響他們一生一世的腸道健康。其次是要學懂放鬆及減壓的方法,有助預防或減輕症狀。」另一方面,浸大中醫藥學院及中大醫學院正合作研發治療IBS腹瀉型的中藥方「仁朮腸樂顆粒」,發現療效比西藥更佳,下一步將會研究當中成分會否有調節NGF的功效。

研究團隊現正開展仁朮腸樂顆粒第二期大型臨床試驗,招募392名18至65歲參加者參與為期18周的試驗,費用全免,如你過去3個月至少每周腹痛1次,伴大便稀爛,有興趣參加試驗,可致電3411 2699或電郵[email protected]報名及查詢。

現今小孩子功課多,作為家長應替他們找出減壓良方。

現今小孩子功課多,作為家長應替他們找出減壓良方。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