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11-07 04:30:00
日報

糖尿腎認知低 未有病徵已傷腎

分享:

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期血糖控制欠佳,會引起多種血管病變,其中一個就是糖尿腎。可是當患者發現病徵時,往往已造成腎臟不可逆轉的傷害。而「控糖者聯盟」在今年5月的一項調查卻發現,糖尿病患者對糖尿腎的認知及預防意識相當薄弱。
 

香港糖尿聯會主席胡裕初醫生表示,血糖過高會破壞腎臟的微小血管,造成慢性腎病、腎衰竭,甚至死亡。而需要洗腎和腎臟移植的個案,接近一半都是由糖尿腎引起。
 

(左起)李錦燕、鄭玉麟、胡裕初及雲麗

(左起)李錦燕、鄭玉麟、胡裕初及雲麗

三高、肥胖屬風險因素
控糖者聯盟的研究目的,是希望了解糖尿病人對糖尿腎的認知。在303個有效調查樣本中,六成受訪者患病超過10年,平均年齡66歲。結果發現,雖然有63%人知道糖尿腎高危因素是血糖控制欠佳(糖化血紅素等於或大於7%),但只有少於半數人認識到高膽固醇、高血壓、肥胖都有關係,而九成受訪者亦最少有一個項目控制不達標。胡裕初建議患者應改善三高情況,包括少油少鹽少糖多菜飲食、恆常運動、戒煙和定期作糖尿併發症評估。


定期檢測尿液微蛋白
香港腎科學會主席鄭玉麟醫生指出,估計腎小球過濾率(eGFR)是衡量腎功能水平的指標,「驗血得到血肌酸酐數值後,經計算便可得出eGFR,如果eGFR低於60,即腎功能已有中等損耗,是慢性腎病的高危群。」可是受訪者有32%已達中等損耗水平,當中逾四成並不知道自己腎功能狀況,15%人甚至以為功能正常。受訪者雖知道小便帶泡、尿頻、腳腫、疲倦等病徵,但只有9%知道初期糖尿腎並無病徵。鄭玉麟續指,「腎功能損耗可以無聲無息,因此患者應定期檢驗尿液微蛋白量,如能及早發現糖尿腎,可經治療使情況逆轉,即使腎功能已有中等耗損,亦可透過治療、控制三高和體重,以延緩惡化,避免洗腎、換腎的可能性。」

控制好血糖,可避免換腎和洗腎。

控制好血糖,可避免換腎和洗腎。

胰島素治療不傷腎
控糖是對抗糖尿病的重點,除口服降血糖藥物外,還有注射形式的胰島素治療。但原來不少受訪者對後者有所誤解,只有不足四成人知道胰島素不會對腎臟造成負擔。香港內分泌學會主席李錦燕醫生解釋,「胰島素是人體正常生產的一種荷爾蒙,如果身體分泌不足,可透過胰島素治療作補充,而且個別患者更可在確診初期使用,有助控制血糖水平,減少併發症的風險。」值得一提是當糖化血紅素每下降1%,便可減低腎臟病變風險37%、視網膜病變風險19%、心肌梗塞風險14%及中風風險12%。


積極控病
66歲的雲麗已確診糖尿病超過20年,糖化血紅素和腎功能一直維持在尚可的水平,只是體重未能受控,BMI最高超過27。2007年突然出現急性腎衰竭,須即時入深切治療部並洗血兩星期以改善腎功能。雖然成因不能確定,但估計與事發前服用非類固醇止痛藥及飲用番石榴茶有關。雲麗擔心會演變成慢性腎病,經醫生建議轉用胰島素治療,及後控病理想。直至今年發現開始有微蛋白尿,eGFR值為69,屬慢性腎病第二階段,雲麗會聽從醫生指示用藥及積極改善生活習慣,避免腎功能再惡化。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