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8-08-22 06:00:00

規劃缺地是「偽命題」嗎?

分享:
伍美琴建議政府重視民間自發的研究成果。(蘇文傑攝)

伍美琴建議政府重視民間自發的研究成果。(蘇文傑攝)

由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責的「土地大辯論」即將進入尾聲,18個選項當中如填海及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均引起各界激辯。然而,亦有不少人認為被狹窄框架限制的「點心紙」式討論沒有意思。社會各界都關注的土地供應問題,有規劃師認為香港問題不在「缺地」,而是落後的「規劃」及機制,中大學者伍美琴亦指目前的規劃太短視。規劃署前署長凌嘉勤則指規劃已有,政府欠缺的是執行力。地產建設商會主席梁志堅透露,多個發展商將於本月29日就土地供應開會,暫不便作個別評論。

對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所指的「香港有好多地」,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系主任、城市研究課程主任伍美琴贊同,並指新界其實好多地,但卻很少討論如何使用。她以棕地為例,政府應作科研分析使用該類土地的最好方法,以及棕地的經濟活動若在規劃內是需要的,亦應找出更適合的發展帶,即使耗時也要處理而非以「非閒置」為藉口。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本港農地佔4,400公頃,當中710公頃為常耕農地,其餘為荒置農地。


伍美琴認為香港的規劃,欠缺長遠願景,也沒有價值取向,就算有也大概是短視的「唯利是圖」,否則當全世界也重視「藍綠保育」時,怎會還可以將「回填水塘」這個選項擺上枱面討論?她認為願景「其實係一個方向」,作為指標去決定甚麼事應做與否。在科研方面,曾到新加坡考察的她感覺,當地政府的研究是為解決問題而做,港府則予人「拖延」的感覺,且做完也未必尊重報告的結論,例如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替港府做的全民退保研究便為一例。

Ad Block


若只能在18個選項中作抉擇,又該如何?伍美琴重提願景,並解釋其實不複雜,做決定前只要作基本考慮就有答案:「這樣做對環境有甚麼影響」及「市民是否住得安樂」她補充,是否住得安樂,並非提供居所就完事,還有「衣食住行」的配套,選擇這個選項是否有工作及空間提供予市民生活?而較迫切的正是住在劏房的基層,她認為善用短期租約擴大過渡房屋的規模,而非覓地及沿用崩壞的公屋輪候機制,並問如果機制無問題,為何情況嚴重如斯?


對於有意見指香港不缺地,甚至認為「土地大辯論」只是偽命題,規劃署前署長、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凌嘉勤不同意,認為這些「香港不缺土地,不過……」的說法只是把玩語言邏輯,多次重申香港真的很缺乏可發展的土地,並指本港的願景在《香港2030+》已列明是「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但不論怎樣描述也離不開以下因素:市民安居樂業、可安身立命、良好環境、平衡保育及發展等,並指很多規劃方案亦已做好,只是整個社會欠缺執行力。

Ad Block


不少人拿香港與新加坡比較,指對方的藍綠保育做得更好,凌嘉勤指新加坡一直都很有計劃地從各地購買海沙填海造地,只是近年才將規模縮細,而香港亦有多條保育條例保護郊野公園及海洋生態,「藍綠保育」是每個城市都必須重視,而香港做得不錯;團結基金提出填海近2,220公頃的「東大嶼都會」加強版,他認為規模可循航道、水文及島嶼海岸線作約束研究決定。


提到香港的策略性發展,凌嘉勤認為只有兩個方案:大規模改劃棕地發展新城市,及在維港外填海造地。前者的爭議落在公私合營方案,他表示此舉由美孚新邨開始,不少地區都是如此發展;認為新界棕地發展的公私營房屋比例,整體最佳比例為「六四比」,但仍需就個案作詳細分析。他認為市民對公共事務關心,所以近年才多了質疑聲音是好事,政府需要更努力取得社會的支持,做了研究確定最佳方案,即使有反對聲音,實行時也應盡力解釋方案爭取市民理解。

Ad Block

土地小辯論 第2場      
日期:2018年8月30日(四)      時間:下午3時至5時      
地點:九龍尖沙咀麼地道75號南洋中心二座3樓      免費入場
報名:
https://apps.am730.com.hk/seminar

凌嘉勤承認公眾諮詢雖不完美,但現在起碼把公眾聚焦到缺地問題。(鍾式明攝)

凌嘉勤承認公眾諮詢雖不完美,但現在起碼把公眾聚焦到缺地問題。(鍾式明攝)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