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9-08-16 05:15:00

以為死背書可學識一切 尖子頓悟科研多思考嘗試

分享:

本港教育制度常被詬病填鴨式教育,不少學生死讀書,以為背誦書本內容,應付到考試,便是成功;就讀傳統名校今年升中六的黃摯毅笑指,自中二起對生物科產生興趣,除了吸收學校課本知識外,也會到校外借閱相關書籍,但坦言所增長知識大都停留在書本,像一些實驗,書上印上結果,他只是背誦,認為書上結果是真理,甚少驗證。直至今年代表香港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克」賽事,始反思學習生物科不能「死背書」,更多需要個人思考和嘗試。

包括黃摯毅(左一)的4名香港學生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獲佳績。

包括黃摯毅(左一)的4名香港學生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獲佳績。

香港高材生升學之選多是醫科法律或商科,較少考慮投身科研。黃摯毅坦言,身邊不乏這些同學,成績好選讀要求較高醫科,但未必對醫學有熱誠,更多想滿足父母要求及尋求安穩收入。

同屬尖子的他卻笑指,自少便「討厭醫生」,由於兒時體弱多病,經常需要看醫生,但診症收費過高,並認為看醫書亦透過自學尋找到治療方法,故對學醫無興趣。他直指,自己背書能力不弱,並認為只要多看書及將內容背誦如流,便能「任何題目都懂得作答」。


實驗結果可以無結論
但經過去年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克-香港區比賽」,始發現自己過去讀書方法有錯誤,書中實驗結果未必完全正確。他憶述,「參加第一階段選擇題中,當時要回答農田中田鼠行為,但在我認知中,全來自書本,只知道實驗室白老鼠行為的答案;到第二階段實驗測試中,原來實驗可以Error,可以no conclusion(無結論),這些書中較少會寫上的結果。」他指,那刻才驚覺,盡信書不如無書,而學習生物應是運用生物科學的簡單原則,再思考可以如何運用,學習更覺有趣。

最終他從「國際生物奧林匹克香港區比賽」,589名選手中脫穎而出。該比賽分兩個階段;選手先通過測試,約80至100名學生成績優異可進入首階段,並分為不同主題課堂,再答選擇題篩選人才;第二階段便需做實驗,寫實驗報告排名。最後選出6人,4名屬正選,2人為後備。資優教育學院及科大資優教育發展中心,便會邀請選手與不同大學教授會面,透過不斷交流,擴闊學生的眼界。

香港區選拔賽中脫穎而出的4名正選同學,於上個月代表香港到匈牙利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克」,並於比賽中取得1金、2銀、1銅的優異成績。其中一名同學覃業晉也指出,香港公開試模式,即使生物科、化學科等學生也只要求同學背答題技巧,變相鼓吹只跟從考試準則,缺乏個人思考,但經過今次比賽後,始知科學答案可以多元化。

Ad Block


籲走出書本 拓展視野
負責督導香港區比賽的科大資優教育發展中心總監周敬流指,近年DSE狀元投考醫科比率極高,單計今年12名狀元有9人都選擇讀醫。他鼓勵同學可以多參觀校外科研究所,見識有別傳統教育體制下的學習模式。

在中學教生物科老師王國晞補充,香港學生對未知答案感到卻步,但科學研究就是走向未知的道路,他鼓勵學生應將課本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才會認識當中樂趣。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