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9-05-14 06:00:00

調解仲裁中心與科大研發 AI律師助擬法律文件

分享:
設計「機械人律師」的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四年級學生劉殊玥(右一)、張放舟(右二)、倪政鵬(右三)、陳子逸(左一)。(徐炯晞攝)

設計「機械人律師」的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四年級學生劉殊玥(右一)、張放舟(右二)、倪政鵬(右三)、陳子逸(左一)。(徐炯晞攝)

離婚或是一個痛苦的決定,若再涉及撫養權、贍養費、以及財產分配等問題,要應付相關法律程序更令當事人苦惱。香港調解仲裁中心與4名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合作發展「機械人律師」,配合人工智能(AI),代替律師或調解員與客戶「對話」,製作具法律效力的文件。暫時可草擬僱傭合約及家事調解協議書,「機械人律師」預計可於今年第四季在調解仲裁中心正式使用,協助中心的調解員草擬文件,長遠希望供一般市民使用。

 

「機械人律師」是4名科大學生的畢業習作,學生負責技術層面,調解仲裁中心的律師團隊提供專業法律知識及意見。「機械人律師」實為聊天機械人,使用者可透過手機或電腦,向機械人講述自身情況或查詢疑問,機械人就會歸納為複雜的法律用語,再製作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而機械人結合AI自我學習元素,減低用家草擬合約時誤墮法網的機會,例如使用者如輸入低於法定最低工資的薪金,「律師」會自動提醒;機械人更會透過使用者輸入用字,即時分析用家的情緒,嘗試了解使用者是否已經準備好或確實要離婚等,並會自動提供適合使用者情況的各項法律資訊。


並非取代律師或調解員工作
香港調解仲裁中心主席蘇文傑律師表示,機械人並非要取代律師或調解員的工作,而是分擔冗長、重複性的工作,讓律師或調解員可以騰出時間及人手,解決更複雜的法律問題或調解仲裁服務。他舉例,大部分人沒有離婚經驗,要協議甚麼都不知道,見律師或調解員時,通常首數小時都是問一些基本問題,如子女已年滿18歲,還要商討撫養權嗎;男方可領取贍養嗎;結婚未滿一年能否離婚等,但詢問這些基本問題,亦要承擔不菲的諮詢費;考慮很多準備離婚的夫婦,就連再見面都不願意,不易安排會面時間;「機械人律師」卻可解決基本法律程序一部分,加上「全年無休」式運作,讓使用者按需要彈性使用,省時又省錢。

蘇又指,「機械人律師」的潛力非常大,例如處理跨境爭議、快速解答法律問題、自我學習能力可更準確提供法律意見或製作文件等。而大數據的功能可輕易計算出離婚爭議或勞資糾粉中最普偏的爭議點,多少宗數等數據,從而計劃日後如何避免爭議,都是傳統律師無法做到的。
 

Ad Block
「機械人律師」使用介面。

「機械人律師」使用介面。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