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7-06-21 06:00:00

逾一成男生每周打機21小時 小學生打機成癮普遍

分享:
鄭思雅(左起)、方主任及李伊琳均表示,學童打機成癮問題,值得公眾關注。

鄭思雅(左起)、方主任及李伊琳均表示,學童打機成癮問題,值得公眾關注。

電子產品已成為學生在學業上的必需品,除為學業外,更成為他們的「打機」良物,經常「機不離手」。香港大學一項關於「打機習慣」的調查發現,受訪的小四至小六生每周平均花8小時打機,逾一成受訪男生,每周更平均花逾21小時打機,學者指「打機成癮」問題普遍,情況令人憂慮。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轄下的「社會及健康心理學實驗室」於3至5月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了2,006名小四至小六學生,了解學童的打機習慣,當中包括透過電腦、手提電話及遊戲機參與的電子遊戲。結果發現,受訪學童平均一周有3.6天會打機,每周平均花8小時打機,男生更平均花上11小時;結果更顯示,約14%男生一星期平均花超過21小時打機,即平均每天打機3小時以上。港大心理學系項目統籌主任李伊琳指,「打機成癮」會損害視力,影響睡眠,削弱社交能力,甚至會導致暴躁或抑鬱。


「打機成癮」是指一個人持續不能控制自己的打機行為,以致損害日常生活。研究團隊初步估計,約有一成學童有打機成癮風險或可能已打機成癮。本港學童打機成癮的情況與新加坡、美國相若,情況令人憂慮。


港大心理學系項目負責人鄭思雅指,學童因情緒或社交有問題會感到空虛,學業壓力亦會導致他們透過打機來逃避現實,建議家長與子女協定打機時間,非完全禁止學童打機,共同參與打機以外的戶外活動,增進親子關係。


「打機成癮」最常見的3個特徵中,分別有60.3%受訪者「連自己也感到花在打機的時間過多」、「玩完電子遊戲後,想繼續再玩」(55.2%)及「即使不在玩電子遊戲的時候,也會想著玩電子遊戲」(34.6%)。

Ad Block


調查亦發現有24.8%受訪學童玩的電子遊戲多數時間或經常含暴力畫面。鄭思雅指出,學童模仿力強,具好奇心,暴力遊戲有機會影響學童的性情,使他們變得暴躁,或對暴力感麻木因而變得認同暴力。在觀塘區小學任教的方主任指,曾輔導每日打機10小時不眠不休的學童,有個案甚至晚上趁父母入睡後偷偷用父母手機打機,若手機遭家長沒收,會情緒失控。亦有學生以為身處遊戲世界,在課堂上尖叫。


研究團隊於2015至今年在全港多間小學推行「愛‧關機」小學生打機成癮預防計劃,訓練家長處理子女沉迷打機的問題,並推出網站,提供相關資訊及資源配套讓公眾下載。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