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1-01-11 04:30:00
日報

逾七成人感抗疫疲勞 心理承受力達臨界點

分享:

本港疫情反覆,戴口罩、留家抗疫日子已捱了一年,不少人出現「抗疫疲勞」,甚至情緒病,慨嘆過去一年猶如白過。青協青年創研庫調查發現,逾七成受訪者感自己「抗疫疲勞」,心理承受能力達到臨界點。調查又發現,市民對政府的防疫措施評分為4.82分(10分為滿分),有79.2%人認為入境管制力度最不足,其次是檢疫措施(53.8%)。青協認為,政府的公共衛生應變機制自疫情爆發至今,一直維持於最高的「緊急」級別,並無因應疫情趨勢而作出調整,認為等級形同虛設,建議清楚列明等級相應的措施,讓市民更易跟從。

倪智承(左二)稱不少市民對防疫措施無所適從。(青協提供)

倪智承(左二)稱不少市民對防疫措施無所適從。(青協提供)

青年創研庫去年11月20至27日(第四波疫情爆發初期)訪問了806名18歲或以上港人,73.4%受訪者同意(非常同意32.1%、頗同意41.3%)現時已出現抗疫疲勞;當中讓他們感到抗疫疲勞的原因(見表),最多分別是感到生活乏味(55.4%)及不便(34.0%);至於認為對生活影響最大的防疫措施,首兩位是食肆及娛樂處所規例(56.5%)和限聚令(40.2%)。

長期留家情緒低落
研究深入訪問本地多位專家,包括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關愛社會醫生聯會召集人李罡毅、中大醫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總監李大拔及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副教授陳啟泰等,以及20名18至35歲青年個案。有受訪個案反映,長期留在家中使他們感到情緒低落。專家認為,疫情下社會大眾面對極大的精神健康挑戰,有市民更因而出現情緒困擾等問題。調查亦發現,表示會經常避免外出聚會的受訪者由第一波(去年1至2月間)的59.1%,顯著下跌11.5個百分點至第三波(去年11月)的47.6%。陳啟泰認為抗疫疲勞的原因是市民在長期嚴守防疫措施的情況下,心理承受能力達到臨界點導致,開始失去對抗疫情的鬥志和遵循抗疫指引的動力,建議市民應在新常態中尋找生活的新節奏,接受疫情的不確定性。

市民自我防疫方法方面,仍以經常勤洗手及戴口罩佔多,分別維持於約七成及八成。雖然近期出現大廈渠管設計引致的群組感染個案,但調查亦發現只有12.7%認知確保排水口(U型隔氣口)有足夠貯水為防範感染的方法之一,而有53.0%認為未來最需要改善的是公眾健康教育,提升市民的衛生意識。另外,政府最快下月安排市民接種疫苗,近七成受訪者表示會接種,而接種的首要考慮因素,最多人指是安全性(48.1%),其次為產地(21.5%)。


青協建議劃分疫情級別
青年創研庫民生組成員倪智承指,不少防疫措施由出台到落實只有短短數天,令市民及受影響行業無所適從。青協青年研究中心研究員蔡晴峰則指,雖然本港已有公共衛生應變機制,但自去年1月疫情爆發初期,政府已宣布進入最高的「緊急」級別並維持至今,其間就算疫情緩和亦無作出調整,認為等級形同虛設。青協建議,當局參考外地經驗,增設防疫措施機制準則和指引,制定「疫情復燃應急計劃」,將疫情劃分等級,並清楚列明各等級相應的情況及對策,讓市民可預計到當局的行動,以便作出相應安排。


抗疫自助法
日常生括:抗疫之餘,盡量維持生活作息,包括適當休息、飲食和運動,可做一些令自己放鬆的事,例如呼吸鬆弛、伸展運動,並可發掘個人興趣或活動,如入廚或在家看影片等。
社交資訊:雖然要保持社交距離,仍可用電話或短訊與親友保持社交連繫,鼓勵及關心身邊人。
要適時及適量接收資訊,但網上資訊繁多,部分或令人不安,建議市民應平衡心靈,避免花太多時間搜尋或重看資訊。
情緒問題:若出現情緒問題,不要過度抑壓或要求自己馬上平伏;在需要時調適情緒,例如保持正面信念、與人分享內心感覺,寫日記等去抒發感受。即使遇著突變如被隔離,停止探訪親友等,亦要提醒自己這只是暫時情況。但如壓力反應持續、甚至影響生活,便要善用不同資源及早處理,尋求協助。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