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9-09-26 05:15:00

非華語生學中文配套不足 平機會倡建資歷階梯

分享:

為幫助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教育局自2014/15學年開始為學校提供「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但平機會研究發現,現時少數族裔學生學習中文有8個問題值得留意,包括學習架構的第二語言元素及配套不足、欠清晰進度指標等。有少數族裔指,女兒在香港土生土長,至小學畢業的中文水平與華裔生無異,但升中後卻被安排少數族裔班別,令中文水平大不如前。

平機會昨發表《人人學得好:少數族裔教育工作小組報告》,檢視現時少數族裔學習中文情況,發現既有的中文考試選項程度差異極大;家長欠選校及中文科考試選項的充分資訊,社區支援亦欠系統;學生缺乏持續進修中文的渠道等。

 

朱敏健冀政府及教育工作者能夠共同檢視「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推行的情況。

朱敏健冀政府及教育工作者能夠共同檢視「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推行的情況。

中學GCSE取A級或只是小三水平
平機會高級平等機會主任何永強指,教育局並未要求教授非華語學生的中文科教師接受專門培訓,例如教授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相關訓練。另外,現時非華語學生中文課程程度差異大,以較多非華語學生修讀的「綜合中等教育證書課程(GCSE)中文科」為例,即使在課程中取得A級成績,部分非華語生中文只相等於華語生小三程度水平。

任職教師的少數族裔家長(Herdip KAUR、圓圖)表示,自己和女兒均在港土生土長。女兒在幼稚園和小學學習中文,均達致與華裔生無異水平,惟升中被安排至少數族裔班別後,疑因課程問題,安排令女兒中文水平倒退,感到十分無助。


應按學生程度安排課程
平機會署理營運總裁朱崇文建議,教育局可參考現時中學文憑試中數學科的設計,把中文科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單元,讓非華語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程度,選擇合適的課程。報告倡議,建立一個非華語學生常考中文考試的資歷階梯,客觀反映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水平,為少數族裔人士在高等教育及就業市場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平機會主席朱敏健透露,平機會將長期跟進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情況,未來希望政府及教育工作者能夠共同檢視「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推行的情況。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