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生活
2017-04-27 06:00:00

走進18世紀

分享:
The Blooms Tea創辦人Elle收藏逾16,000件陶瓷茶具,特別鍾情18世紀維多利亞時期出產的作品。

The Blooms Tea創辦人Elle收藏逾16,000件陶瓷茶具,特別鍾情18世紀維多利亞時期出產的作品。

陶瓷的款式、花紋、圖案、手工和back stamp,均一一細訴作品背後的故事、歷史、社會現況,甚至工藝師的一生。新不如舊,在fast fashion影響下的出品,總好像比不上過往逐一以全人手製作般獨一無二,那份氣息和品味,怎能相提並論? 
文:Phoebe Yuen([email protected])
圖:蘇B

 

Vauxhall Pleasure Garden盛況。(網上圖片)

Vauxhall Pleasure Garden盛況。(網上圖片)

穿越時空
每次打開廚櫃,看見萬千件陶瓷收藏品的Elle,總會會心微笑。現居倫敦的她,每兩個月就會返回香港,除了探望家人,主要還是到處尋寶和分享她的收藏。上個月她便獲珠寶品牌Pinkbox邀請,分享英式下午茶禮儀。「最初只是家人喜歡收藏陶瓷,單是早餐蛋杯,媽媽已經收藏了數千個,當時自己還未懂得欣賞。」每逢周末便跟家人開車到不同市集、古董店,甚至小村落搜羅心頭好,直至15歲那年,她開始愛上這玩意。
Elle從小喜歡懷舊電影,特別沉醉於柯德莉夏萍的作品,那種淑女風範叫她著迷,因此講究禮儀的英式下午茶文化正合她口味。「每件茶具背後都訴說著不同故事,每個設計都反映了當時生活、社會風氣和潮流,絕對值得保留。」在fast fashion的影響下,市面上大部分的陶瓷產品都是大規模以機器生產,姑勿論定位如何,均帶有濃厚的商業味道,彷彿以迎合大眾口味而設計。不管每年推出多少個系列,總有一群忠實顧客追捧。相反以往的陶瓷以手工見稱,由原料、製土、成形、上釉至燒製,皆一絲不苟,以全人手製作。每一件茶具,也帶她走到過去,甚至懷疑自己上輩子是否生於那個時代的人,有種揮之不去的情意結。她更為此修讀蘇富比Decorative Arts and Design,以加強對昔日設計、歷史及潮流的認識。


落入凡間的陶瓷
作為收藏家,Elle過去以量取勝,以收集不同地方、廠商和年代的出產為目標。而現時則主力搜購18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出產。維多利亞時期(1837至1901)起,陶瓷變得大眾化,於Staffordshire更有過百間民間自設的小廠房,Wedgewood當年亦於當地設廠,除了因當地土質好,亦有河流方便運輸。「由於陶瓷再不是遙不可及的東西,不少民間工藝師亦因此而冒起。全人手製作和全手繪的茶具,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
要認識陶瓷歷史,不得不認識以下幾個品牌:德國的Meissen、法國的Sevres、英國的Chelsea、Derby、Bow和Worcester,以及Josiah Spode研發的骨瓷。Meissen的陶瓷是歐洲首件硬瓷(hard-paste porcelain),它比中國的軟瓷更脆弱,通透度亦較低。不過,作為歐洲首件陶瓷,在當時來說可說是重大而驚人的發明。奧古斯特二世(Augustus II)對陶瓷的迷戀程度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他曾經用600個士兵換取60件中國陶瓷。在他的宮殿,更特別為陶瓷打造了一間展示室,擺放他心愛的收藏品。他更於1708年開設全歐洲第一家陶瓷廠,為他本人製作不同的陶瓷餐具。而初期的設計帶有濃厚中國色彩,主要以模仿唐朝的作品為主。法國的Sevres一樣由皇室貴族擁有,法國路易15和情婦龐巴度夫人同樣喜歡陶瓷,於是在1759年以皇室名義買下品牌,創作軟瓷作品。首件作品為Vincennes Flowers,傳說這是龐巴度夫人最愛的圖案,她曾不惜花上相等於現時100萬歐元,舉辦一晚屬於她的個人派對,房間正擺滿花卉陶瓷擺設。Sevres打正旗號為歐洲首個以法式風格設計的陶瓷品牌,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頂尖的陶器品牌之一。據說當年有不少女士為求收藏Sevres而令丈夫破產呢!至於後起之秀──英國,四大主要品牌:Chelsea、Derby、Bow和Worcester,雖然沒有皇室的資金支持,設計亦大多模仿東方和法式設計,品質亦媲美不了Meissen和Sevres。不過,這些品牌卻奠定了英國日後的陶瓷文化和地位。而骨瓷的出現,必須歸功於Josiah Spode。骨瓷的通透、澄明和耐用性,比陶瓷質素更佳。Josiah Spode亦是港人熟悉品牌──Wedgwood創辦人Josiah Wedgwood的師兄。在此以後,歐洲大部分的瓷器均以骨瓷製作。


淑女風範
雖然年代不同,現在用餐已經大不如前般講究禮儀。不過,一些享用英式下午茶的基本禮儀一定要知悉,不然到外地旅行時,隨時變成大鄉里呢!港女常把high tea掛在嘴邊,Elle解釋:「High tea是指下午5時至7時享用的茶點,當年由民間發起,是僕人短聚的時光。」因此,所使用的餐具比較簡樸,並用以鹹點為主,大多以大餐碟盛載。「所以high tea一點也不high!」
其飲茶文化在中國漢朝已經流行,直至1660,Queen Catherine就把這文化帶到英國。而英式下午茶的出現,便源於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Seventh Duchess of Bedford)。「她認為午餐後、晚飯前的時間太長,便命令僕人帶來三文治、蛋糕及茶,同時將晚餐時間延至晚上8時。自當時起,上流社會亦逐漸流行起下午茶。」直至1880年,下午茶文化亦變得大眾化,亦有愈來愈多人隆重其事。貴族們享用afternoon tea時,必定穿上tea dress,戴上帽子和手套,即使進食時也不會脫下。一眾名媛望族穿得花枝招展,爭艷鬥麗,坐在客廳齊齊享受下午茶時光。不說不知,下午茶當年並非英女專利,「男主外,女主內」,為男士而設的coffee house,同樣為了填補午後的飢餓感,亦是社交的好地方。「後期更出現了Pleasure Garden,可讓男女老幼一同享用茶點,收費大約為現時15英鎊,每天更有多達1,500人參與其中呢!」

 

英式下午茶禮儀
a. 倒茶學問:應先倒茶給長輩,再按順時針方向倒茶。至於該先倒入茶還是奶,Elle指:「以往怕茶的溫度太熱令茶杯裂開,所以習慣先倒入奶;不過,現時茶杯質料比以前強化,因此倒茶或奶的先後次序並沒有所謂。」而攪拌奶的時候,應該由6點方向順時針攪拌至12點方向,並避免茶匙碰到杯身而發出聲響。
b. 喝茶時,需連同茶碟一同拿起;手指亦應該全部收起指向自己,而非蘭花手。
c. 品嘗鬆餅時,該輕輕從中間扭開,不該用牛油刀切開或用手搣開。
d. 在鬆餅塗上果醬或奶油的次序亦已經不再重要,可按個人喜好而決定。
 

Queen Victoria Jubilee mustache cup and saucer(1887)
為紳士而設的mustache cup,設有鬍子間隔,以免喝茶時弄濕。 German ‘Veduta’ souvenir cup(1840)
還未流行明信片之際,旅行手信便是畫上當地風景的茶杯。既實用,又有紀念價值。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