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糖尿病
2021-10-18 04:30:00
日報

及早正視糖尿病 避免併發症

分享:

糖尿病能引致多種併發症,但由於無明顯症狀,所以患者不易察覺病情。面對糖尿病前期,只要控制好血糖水平及維持健康生活,病情或可逆轉。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陳智彬指,香港現時主要以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的指標來診斷糖尿病前期,目的是希望檢驗出更多有高血糖風險的患者。
 


陳智彬指普遍港人的生活習慣,形成糖尿病前期風險較高。

陳智彬指普遍港人的生活習慣,形成糖尿病前期風險較高。

任何有血液流經的部位都有可能出現併發症。隨現代病情控制大幅改善,糖尿病足壞疽和截肢等嚴重的併發症已比以往減少,而血管阻塞、中風和腎病等則仍然普遍。透過眼底檢查,看到血點其實是眼血管阻塞的症狀,不及早處理的話神經線可能因缺血而壞死,甚至眼底出血,影響視力。另外,患者一般到腎病後期出現精神變差或尿液有泡等症狀時才發現患病。陳智彬建議患者要及早留意症狀,才可以有效預防病情惡化。

改善生活習慣

飲食、運動和藥物是治療糖尿病前期的三大要素,可以生活習慣為主,藥物為輔。在飲食方面,日常應減少外出用膳,盡量少鹽少油。另外,建議每星期最少做150分鐘運動。由於運動對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只能維持48小時,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甚為重要。同時,減重亦能控制血糖水平,以減去體重5%至10%最為理想。

配合藥物雙管齊下

藥物治療旨在進一步控制血糖水平以維持血管健康,與良好生活習慣雙管齊下。據研究顯示,運動有效阻止約60%的糖尿病前期進展成糖尿病,而藥物則是25%至60%。陳智彬建議前期患者可先嘗試從生活習慣入手,「如果高危人士在維持3至6個月的健康生活習慣後仍不見好轉,就要及早用藥,則有很大機會能控制病情。」長遠而言,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及配合藥物治療,有助預防併發症及減低高膽固醇、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因素,以達致更顯著持久的治療成效。

港人糖尿病前期風險高

陳智彬表示,香港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一般較年輕,年齡層約40歲,不少患者或會因工作壓力而忽視病情,繼而演變成糖尿病。肥胖、患有其他高風險疾病和不良生活習慣等都會增加患糖尿病前期的風險,相關人士應多加留意。

此外,女士經期不準或與多囊性卵巢綜合症有關。這類患者通常會出現胰島素抗性,而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也可能導致胰島素抗性和妊娠糖尿病,患上糖尿病前期的風險亦會相應增加。陳智彬亦提醒,市民應定期做身體檢查,以避免延誤治療。 

運動有效阻止糖尿病前期進展成糖尿病。

運動有效阻止糖尿病前期進展成糖尿病。

及早正視糖尿病 避免併發症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