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9-07 07:30:00

急救你要知- 識心肺復蘇法(CPR)都唔夠 仲要學心臟去纖維性顫動法(AED)?

資料由客戶提供

分享:

心臟病為香港第三號殺手,當中以冠心病為主要死因。由於院前突發性心臟驟停的個案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市民學會心肺復蘇法及心臟去纖維性顫動法,在遇上緊急情況時,就能救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醫生就指出,原來只學會心肺復蘇法並不足夠為心跳驟停的傷者急救,使用心臟去纖維性顫動法才可將心律變回正常。

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醫生指,施行心肺復蘇法不能把心室纖維性顫動轉變回正常的心律,有效的治療方法應是去顫法 。

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醫生指,施行心肺復蘇法不能把心室纖維性顫動轉變回正常的心律,有效的治療方法應是去顫法 。

什麼是心肺復蘇法 - CPR

當我們遇到人事不省並沒有呼吸的傷病者,必須進行心肺復蘇法,包括施行胸部按壓30次,再打開其氣道並施行人工呼吸2次,重覆施行上述步驟直至救護人員到場接手或傷病者回復正常自發性呼吸。

什麼是心臟去纖維性顫動法 - AED

心臟去纖維性顫動法(簡稱去顫法),是通過使用自動體外心臟去纖維性顫動器 (簡稱去顫器)為傷病者進行心律分析,並按指示進行電擊以回復傷病者正常心律。

為何學心肺復蘇法不夠,還要懂得去顫法?

因為成人心跳驟停最常見的早期心律為心室纖維性顫動(大約75%),這現象表示心臟在顫動,但不能泵出血液。施行心肺復蘇法只能延長腦部和心臟的功能,但不能把心室纖維性顫動轉變回正常的心律,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去顫法 。

每延遲一分鐘施行去顫法,其成功率下降約7-10%, (研究顯示如成功地在最初三至五分鐘施行去顫法,傷病者存活率可最高提升至50%-70%) 因此我們不僅需要學習心肺復蘇法,更應學懂如何盡早施行去顫法,以提高傷病者的存活機會。

香港紅十字會急救訓練經理戴頴嫻小姐表示,《賽馬會「顫動人心」社區計劃》於2019年12月起至今年6月,期間共訓練了超過4,200名社區服務員工及約11,000名公眾人士。

香港紅十字會急救訓練經理戴頴嫻小姐表示,《賽馬會「顫動人心」社區計劃》於2019年12月起至今年6月,期間共訓練了超過4,200名社區服務員工及約11,000名公眾人士。

有關《賽馬會「顫動人心」社區計劃》

香港紅十字會及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於2019年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開展為期三年的《賽馬會「顫動人心」社區計劃》,為全港社會福利署資助的社區服務單位提供心肺復蘇法及去顫法的培訓並安裝去顫器。另外亦為公眾人士定期舉辦一些急救講座,以增加大家對急救的認知及信心。計劃由2019年12月開辦至今年6月,期間共訓練了超過4,200名來自500間社區服務單位的員工及約11,000名公眾人士。 

嗇色園作為其中一間參與計劃的社區服務單位,董事會主席馬澤華先生認同計劃可教導參與同事於危急時,可為患者進行急救,搶救生命。

嗇色園作為其中一間參與計劃的社區服務單位,董事會主席馬澤華先生認同計劃可教導參與同事於危急時,可為患者進行急救,搶救生命。

參與機構的心聲
參與計劃的社區服務單位認為計劃非常有意義,其中嗇色園董事會主席馬澤華先生表示:「嗇色園社會服務共有18個單位,分佈在九龍及新界各區,通過這個由馬會支持有意義的計劃,令各區單位同事有機會學習在危急時,能掌握黃金時間,盡快為無心跳及無呼吸傷患者,有效地施行心肺復蘇法及去顫法,搶救生命。衷心感謝香港賽馬會支持今次這個課程予在社區提供服務的人士,期望這個計劃可以延續下去,令更多社區不同服務行業的人士能夠有機會參與學習,共同推廣救急扶危之使命。」

*有興趣了解及參與的社區服務單位及公眾人士可聯絡香港紅十字會或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
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
(香港麥當勞道二號聖約翰大廔)
電話:2530 8068-69
電郵:[email protected]
報名網址:https://ereg.stjohn.org.hk/course

香港紅十字會 (西九龍總部辦事處 )
電話:3971 0288
電郵:[email protected]
報名網址:https://training.redcross.org.hk/tms/zh-HK/firstAidTraining.jspx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