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8-07-13 06:00:00

鼓勵青少年創作發聲 黃修平:社會最終會有改變

分享:
黃修平冀青少年踴躍發表對社會的意見。

黃修平冀青少年踴躍發表對社會的意見。

創作是一塊鏡,曾執導《狂舞派》、《哪一天我們會飛》等電影的導演黃修平(Adam)笑言,若導演是一批青少年,觀眾可透過他們的作品,窺探時下青少年的想法,並認為只要給青少年機會,令他們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社會終會一點一點地改變。
文:姚秀儀
圖:林俊源、UNICEF提供

英毅拍片講述自身經歷。

英毅拍片講述自身經歷。

創作的靈感離不開生活,而青少年生活接觸最多家庭或校園,故作品多以此選材。自2014年開始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聆聽.一分鐘」青少年短片比賽評審之一的Adam,看有關作品時,發現「佢哋(青少年)好興拍片將校園塑造成一個煉獄嘅形象,佢哋覺得(上學)呢件事令佢哋被監管、受壓迫嘅感覺好強烈。」他補充指,10年前已經有青少年拍攝相同的主題內容,但10年過去,青少年仍以此為題材,有感為何社會似乎改變不大?


Adam認為,問題背後涉及城市價值觀,「香港係一個同金錢掛鈎嘅城市,覺得讀書係為咗搵錢,唔係為興趣,所以強逼佢哋要考到好成績,搵份賺錢嘅工。」因此往往忽略了學生的意願,令他們感到讀書是被逼,即使畢業後亦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追夢」亦是青少年拍片的熱門主題,內容通常是「好想做但做唔到(的事)」,Adam透露,不少青少年參加UNICEF短片比賽的影片內容,亦與「想成為導演,但被家人阻止」有關。他認為,原因往往是因為家人對電影業有誤解,認為電影人收入低微,或希望子女成為專業人士,阻撓子女投身電影圈,「佢哋想你做醫生、律師呢啲『搵到食』嘅工作,覺得做導演、拍片搵唔到錢,」他坦承導演收入或不及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但生活並非朝不保夕。他反問,金錢與子女意願相比是否真的較重要,「點解唔畀佢地做鍾意做、想做嘅事?」

Ad Block


母偶然參演 改善母女關係
Adam前年曾追訪3名青少年如何用影片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不滿,並製成紀錄片《明天我》;片中一名想加入電影業的女生梁英毅,意願同樣不獲家人支持,其母認為「拍片搵唔到食」,但英毅沒有放棄理想,更拍攝「與母親的衝突」作主題的影片。拍攝期間,母親一角本來由英毅的大姨飾演,然而在場旁觀的英毅母親因覺得大姨「鬧人鬧得唔夠兇」,決定「披甲上陣」親自出演,或因身處其中,對行業有更多的了解,拍片後意外「收穫」是改善了母女的關係,最後英毅母親終接納女兒「想成為導演」的決定,讓她修讀電影相關的創意媒體系。

Ad Block


Adam認為,如果要改善社會的爭執大抵也是這樣,只有揭露問題,面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新一屆短片比賽將於下月20日截止報名,Adam鼓勵有想法的青少年參與,「我哋(UNICEF)呢啲短片比賽都係希望青少年發表對社會嘅意見同睇法,未必一下子會有改善,但相信慢慢會有;即使唔肯定一定會有改善,但(表達意見)呢個舉動本身係需要嘅。」

黃修平到UNICEF「短片日營」探班。

黃修平到UNICEF「短片日營」探班。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