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8-07-17 06:00:00

青少年網騙增近四成 中三學生被騙百元購鹹片

分享:

網絡罪案時有發生,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公布,接觸與科技罪案相關的青少年中,最多個案涉及網騙,按年升近四成,當中年齡最小的犯事者僅14歲,亦有青少年受騙後「有樣學樣」,收錢後不交貨予買家;青協指,不少受騙個案牽涉金額不大,較少會主動報警求助,如有中三男生買鹹片,多次中招後,但因只損失逾百元,最終沒有報警,故相信有關數字只是冰山一角,又籲青少年切勿「有樣學樣」犯案。


該中心在2017/18年度接觸236名邊緣或犯罪青少年中,有60人曾在網上行騙或受騙,按年升9%。該60名與科技罪案有關的受訪者中,最多人涉「網上騙案」(26宗),較去年多7宗,按年升37%,其次為「發布兒童色情物品」(13宗)、「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13宗),及「裸聊勒索」(8宗),涉款數十元至兩萬元不等。


年紀最小犯案者僅14歲
「網上騙案」主要包括網購、交友、電話及賺快錢騙案,當中年紀最小的犯案者僅14歲,有事主因曾網購受騙,因此「有樣學樣」,由受害人變成騙徒收錢後不交貨予買家。

中心亦分析發現,大部分受害人因覺得涉款不多,或感羞愧而不報警,舉例15歲的中三男學生Jimmy(圓圖)疑因好奇,誤墮網上交友騙案,他指,曾於通訊應用程式中被陌生女子引誘以20元購買色情短片,他疑因涉款少,不虞有詐答應交易,多次向該女子繳付20至30元人民幣的「紅包」,惟每次只收到2至3秒長的性行為影片,購買4段影片共付逾百多元人民幣始覺被騙,不再與騙徒聯絡,但最終疑因受騙金額少,及認為落案過程繁複而沒有報警。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呼籲即使金額少,亦不應姑息騙徒,否則或助長騙徒,致更多人受騙。


對網絡罪行缺乏認識
青協單位主任李少翠亦表示,曾接觸過有年僅12歲的高小學生疑因貪玩,拍攝11歲同伴的如廁照並上載至網上,最終被控「發布兒童色情物品」。她認為,青少年對網絡罪行認識不足,需加強他們的相關意識。

協會去年10月已推行為期3年的「Project iSmarter青少年科技罪行防治服務」,冀可到30間中小學宣傳,及輔導320宗青少年網絡罪案個案。

陳文浩(左四)呼籲,勿因受騙金額少而不報警。

陳文浩(左四)呼籲,勿因受騙金額少而不報警。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