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8-10-08 06:00:00

針在主子身 痛在貓奴心 毛髮提取DNA 解貓不適

分享:

貓貓若不幸患遺傳病必令「貓奴」擔心不已。但「喵星人」往往生性多疑,容易緊張,要帶「主子」到獸醫診所並非易事,要抽血或抽驗口腔組織則更難,「貓奴」眼見主子受苦亦心痛。5位IVE學生兼「貓奴」經過大半年嘗試,終掌握從貓毛提取DNA的技術,貓奴日後只要替「主子」梳毛即可提取樣本送往化驗,便可避免貓貓舟車勞頓之苦。

一撮貓毛就可代替抽血,檢驗DNA。(李卓謙攝)

一撮貓毛就可代替抽血,檢驗DNA。(李卓謙攝)

從毛髮提取DNA並非新科技,但以往多作法證用途,較少用於健康檢查。團隊成員之一、IVE生物科技高級文憑畢業生馮妙晉憶述,於獸醫診所實習期間,目睹一隻年僅1歲的波斯貓因為遺傳的多囊性腎病發作而無法進食,更變得骨瘦如柴,於心不忍下便萌生改良為寵物測試DNA方法的念頭。


馮妙晉聯同其餘4名同學翻查外國文獻,甚至出動「家中主子」,反覆實驗從毛髮提取DNA,終掌握提取技術,並嘗試檢定常見遺傳病心肌肥厚症。指導5人的IVE應用科學系講師盧廷詩解釋,從毛髮提取DNA的程序、成本和準確度均與驗血無異,唯一不同是從毛髮提取DNA的成功率只有七成半,比血液的九成略低。但貓奴只需替「主子」來回梳毛一次,即可提取足夠毛髮量,可免貓貓受不必要的痛楚。


協助學生的獸醫屈展邦表示,若不幸發現貓隻有遺傳病基因,亦可控制貓貓的飲食和生活環境,延長牠們的壽命。團隊憑新技術,在職訓局舉辦的「創意x應用」計劃2.0中贏得卓越大獎,更得到3萬元獎金改進研究。她們透露,會嘗試收集更多DNA樣本,以便改善技術的可靠度和測定更多疾病。

馮妙晉(右2)、盧廷詩(左3)、屈展邦(中)及團隊為研究耗費心力。

馮妙晉(右2)、盧廷詩(左3)、屈展邦(中)及團隊為研究耗費心力。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