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0-06-10 04:30:00
日報

研3D仿生眼 科大︰清晰度或勝人眼

分享:

有研究指,未來30年全球視力受損人士將急升逾一倍、至超過7億人,仿生眼或助人類重建光明唯一出路。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團隊公布研發出全球首款3D人造眼「電化學仿生眼」,經電腦測試感光度與人眼接近,捕捉物件速度更比人眼快超過1倍,可視光譜亦比人眼長。領導團隊的范智勇教授指,若再成功改良物料,人造眼可具備紅外線夜視功能,視力清晰度更有望可超越人眼。
 

(圖1)電化學仿生眼,以液態金屬線模擬人類眼球後的神經線。

(圖1)電化學仿生眼,以液態金屬線模擬人類眼球後的神經線。

(圖2)范智勇(右)及顧磊磊介紹電化學仿生眼如何操作。

(圖2)范智勇(右)及顧磊磊介紹電化學仿生眼如何操作。

科大團隊2016年起研發的3D立體人造視網膜以納米線作感光器,模仿人眼的感光細胞;納米線採用常見於太陽能電池的鈣鈦礦,可自我供電,較現有需要依靠外部電源或電路的仿生眼更方便。

范智勇指,現時市場唯一的仿生眼產品只有2011年起推出的「阿格斯視網膜假體」,所應用的是2D平面感光器,視野角度只有22度,影像解析度只有約45像素;新3D仿生眼呈半球狀,視野角度超過100度,由於感光器在人工視網膜的密度比人類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更高,影像解析度可達25,400像素,較人眼的8,500像素更高。

團隊已就3D仿生眼作初步測試,以電腦模擬大腦、以液態金屬線模擬人類眼球後的神經線,進行視覺訊號傳輸實驗。結果顯示,納米線感光器連接到人造半球形視網膜後面的金屬線後,成功複製了視覺訊號的傳輸。研究數據亦指出,3D仿生眼的感光度與人眼接近,捕捉物件速度為19毫秒,較人眼的40至50毫秒快超過1倍;可見光譜為300至800納米,亦比人眼的400至700納米長。范教授指,若再改良物料,3D仿生眼可望具備紅外線夜視功能,視力清晰度或超越人眼視力。

科大團隊已於科學期刊《自然》上發表3D仿生眼有關結果。范續指,預計3D仿生眼5年後做臨床測試,10年後推出市面,3D仿生眼將有望藉接駁手術連繫至視障患者眼球後的神經線。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