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25-10-10 04:30:36
日報

中國專題|全球好感度續升 超越美國 多邊主義文化輸出 中國「酷起來了」

分享:
Labubu在歐美掀起搶購潮。(路透社)

Labubu在歐美掀起搶購潮。(路透社)

在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內地市面一片熱鬧繁盛,出國旅遊民眾也把這熱度傳播至多國,帶來「世界黃金周」之說。近期多項民調顯示,中國國際形象持續向好,在全球的好感度穩步上升,原因包括地緣衝突升溫、美國特朗普政府霸權惹人反感、中國持續推動「一帶一路」為多地帶來機遇等;而中國的文化軟實力輸出,以及AI及機械人等科技高速發展,也令中國在外國年輕民眾眼中忽然「酷」了起來。

對中國持正面看法者 升5個百分點

近期多份國際報告揭示「東升西降」跡象。其中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一期年度《世界民情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全球好感度持續上升,全球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受訪者比例,較去年增5個百分點。美國晨間諮詢公司(Morning Consult)近期對41個國家約4,900名成年人的調查,則顯示中國的全球淨好感度評分為8.8,美國評分為負1.5,中國的全球好感度超越美國。另一份報告則是英國諮詢公司「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5年全球軟實力指數》,雖然美國仍排第1,但報告指美國在總統選舉後陷入分裂、聲譽下降,在特朗普領導下未來方向不明朗。中國則步步迫近,從去年的第3升至第2位,多項軟實力指標顯著增長。

adblk5

16國民眾轉軚「更青睞中國」

報告認為,中國軟實力提升的原因,包括推動「一帶一路」以及中國品牌影響力增強等,直言「太陽從東方升起」(sunrise in the East)。調查並顯示,包括加拿大、德國、西班牙及荷蘭等西方國家在內的16國民眾已從「更青睞美國」轉為「更青睞中國」。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期民調則指中國在拉美國家好感度持續快速攀升,有巴西、哥倫比亞及委內瑞拉民眾認為中國是「可靠夥伴」,給予其他國家更多尊重,跟大打關稅戰、連盟友也沒情講的美國形成強烈對比。《經濟學人》並指多個國際民調表明,愈來愈多外國年輕人開始覺得中國「很酷」。

提倡多邊主義「動盪世界中的穩定力量」

中國提倡的多邊主義,是世界對中國好感度持續提升的重要原因。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較早前說,「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損害各國利益,中國對多邊主義的堅守和承諾尤為珍貴」;法國女作家及中國問題專家布雷斯萊(Sonia Bressler)更稱「中國無疑是動盪世界中的穩定力量」。

有埃及學者稱中國推動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和解,為透過對話化解分歧樹立典範,指「中東地區民眾見證了中方為各國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有俄羅斯經濟研究研究員則提到「中國積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是眾多國家的重要發展夥伴」。另有肯尼亞學者留意到中國對外合作時,有充分考慮他國國情及發展戰略,並指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有相似的歷史遭遇及奮鬥歷程,因此有強烈情感共鳴。

adblk6

國內治理方面,中國成功走出一條適合自身國情的民主道路,獲得國際社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欣賞。巴西《論壇》雜誌(Forum Magazine)文章指,中國已被視為穩定高效治理的典範,跟一些西方國家面臨的社會兩極分化形成鮮明對比,更指國際間有愈來愈多人「羨慕」中國。

文化及科技輸出,亦是令中國全球好感度持續加分的原因。今年4月,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在北京舉行,20支人形機器人賽隊與人類選手在實地賽道上奔跑、超越及突破極限,吸引世界目光,其中西班牙最大通訊社埃菲社(EFE)直呼「不可思議」。

adblk7

黑悟空 哪吒 Labubu DeepSeek震撼國際

席捲全球的「中國熱」,還有結合現代科技與東方美學的首款國產3A遊戲《黑神話:悟空》,以及成為全球動畫電影票房冠軍的《哪吒之魔童鬧海》;加上在歐美掀起搶購潮的Labubu,揭示中國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另外還有特朗普不斷「追殺」,但自己卻忍不住用來爭取年輕選民支持的短片分享平台TikTok,不少美國年輕人已離不開它。不得不提的當然是成本小、效益大兼開源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令全球為之驚豔之餘,也使一直試圖以晶片禁令阻礙中國AI發展的美國大跌眼鏡,而中國科技發展延續開放包容及互利共贏路線,有助全球科技發展。《經濟學人》較早前以《中國是如何變「酷」的》(How China became cool)為題發表評論文章,指從AI大模型、電動車、無人機到原創遊戲,「創新」是中國變酷的關鍵。

adblk8

在人員交流上,隨著中國推出各項免簽安排及優化簽證等,尤其是單方面免簽,令「朋友圈」有序擴大,讓愈來愈多外國人可更方便的走進中國、感受中國。2025年上半年,外國人入出境達到3,805.3萬人次,同比增30.2%;其中免簽入境外國人1,364萬人次,佔入境外國人71.2%,同比增53.9%。

南非獨立在線新聞網站(IOL)文章說,中國的發展模式不僅推動了物質進步,還形成文化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和諧關係,直言「中國故事並非我們要搬字過紙的劇本,但是我們必須認真閱讀的篇章」(China's story is not a script for us to copy, but a chapter we must read carefully)。

adblk9

ADVERTISEMENT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