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訪脊獸:皇家建築的神獸軍團|屋脊上的非遺
當大家走進中國古代建築群,總會被宏偉的布局規模所震撼,然而,大家或許未曾注意到,這些古建的屋脊上,靜立着一群神秘的「天空守衛」——脊獸。
這些琉璃燒製的小獸不僅是裝飾,更是中國傳統禮制、信仰及工藝的結晶。從宮殿到皇家廟宇,它們以怎樣的形態訴說千年的故事?
文章出處:「當代中國」網站
北京故宮:脊獸數量代表皇權秩序?
作為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北京故宮的脊獸最具代表性。
從領頭的「騎鳳仙人」到壓陣的「行什」,每尊脊獸都有其獨特寓意:龍象徵天子威儀,鳳代表祥瑞,獅子彰顯勇武,海馬與天馬寓意皇權通達四海,狎魚鎮火,獬豸(粵音:「蟹治」)明辨是非,鬥牛鎮水,行什防雷。

「脊獸」是中國古建築屋脊上的裝飾物,有嚴格等級規定。太和殿每條屋脊上,都有10個脊獸,為全國唯一。(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若大家抬頭細數屋頂上的脊獸,就能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這些琉璃小獸的數量,就像一把無形的尺子,丈量着宮殿主人的身份與地位。
太和殿作為故宮最高級的宮殿,有10隻脊獸傲立簷角,走到後宮區域,寧壽宮減為9隻,而東西六宮只剩下5隻。
它們由官式琉璃燒造技藝製作,這種技藝於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釉色歷經數百年風雨依然鮮亮如新。
這些靜坐屋脊的神獸,仿佛穿越百年的宮廷「身份卡」,無聲訴說着故宮森嚴而有趣的禮制故事。
北京頤和園:莊嚴之餘 脊獸還能與山水入畫?
在頤和園,脊獸展現出與故宮截然不同的風貌。這裏的脊獸少了幾分宮廷的嚴肅,反而多了幾分園林的靈動與詩意。
頤和園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排雲殿的脊獸,雖然仍然遵循皇家規制,但這些脊獸的姿態更加生動活潑。
脊獸與彩繪相映成趣,有的造型寫意灑脫,有的則精緻細膩,都與周圍的自然景觀完美融合,這些變化紛紛展現了古代工匠的藝術創造力。
仔細觀察還會發現,頤和園中不同建築的脊獸也各有特色,有的造型寫意灑脫,有的則精緻細膩,都與周圍的自然景觀完美融合,這些變化紛紛展現了古代工匠的藝術創造力。
建議大家可以重點欣賞排雲殿、佛香閣等主要建築的屋脊,感受這些脊獸與園林景觀相得益彰的獨特魅力。不妨試着比較它們與故宮脊獸的異同,相信讓大家對中國古建築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瀋陽故宮:滿漢文化交融的脊獸藝術
作為清入關前的皇宮,瀋陽故宮的脊獸藝術展現出滿漢文化交融的獨特風貌。
瀋陽故宮的脊獸常採用薩滿教圖騰元素,如矛隼、鹿等象徵騎射民族的紋樣。

瀋陽故宮大政殿,鋪滿黃琉璃瓦鑲綠剪邊,融合滿漢蒙文化元素,為清代早期舉行大典和議政的重要場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其中,大政殿的五彩琉璃螭吻造型誇張,張口吞脊的姿態充滿張力,與北京故宮宮殿的莊重風格形成鮮明對比。
除此之外,清寧宮的脊獸設計亦尤其特別,將滿族的原始信仰與漢族建築形制相結合,屋脊上的蹲獸不僅有傳統的龍鳳造型,還出現了象徵森林之神的熊形獸件。這些脊獸由當地燒造,釉色濃艷,線條粗獷,保留了關外工藝的特色。
瀋陽故宮的脊獸不僅是建築構件,更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實物見證。2004年,瀋陽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些獨特的脊獸藝術也因此獲得更多關注與保護。
曲阜孔廟:脊獸還能呈現儒家色彩?
最後一站來到山東曲阜孔廟,作為祭祀孔子的最高規制廟宇,其脊獸藝術處處體現出儒學的影響。
大成殿是曲阜孔廟的主要建築之一,同時亦是孔廟內最宏偉高大的建築物,這裏的屋脊採用最高等級的黃色琉璃瓦,脊獸數量有9隻,僅次於故宮太和殿的規格。
這裏的脊獸造型端莊典雅,製作工藝雖然傳承了宮式做法,但在細節處理上卻更顯含蓄内斂,體現了儒家文化的美學理念。雖然曲阜孔廟建築群大多經過精心修復,但在工藝上仍嚴格遵循傳統,延續着這座文化聖地的歷史風貌。
下一期,我們將踏入雲南的白族村落與納西古鎮,探尋屋脊上那一尊尊張口瞪眼的「瓦貓」精靈。看這些既似貓又似虎的陶製神獸,如何演繹穿越百年的鎮宅傳奇。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於am730刊出,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