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25-09-22 10:43:00

廣東漁民捕獲韓江黿後放生 生存1.75億年曾於《西遊記》登場

分享:
漁民捕獲保育動物「黿」。(《網易》)

漁民捕獲保育動物「黿」。(《網易》)

廣東省潮州市漁民,近日在韓江水域捕獲一隻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韓江黿」,經專家鑑定確認後已放生,而這是近年來韓江流域發現的第6隻韓江黿。

綜合傳媒報道,這名漁民於16日在韓江捕魚要收網時,意外發現網中有一隻酷似「大水魚」的生物,「一開始看到時覺得特別大,形狀和一般的水魚不太一樣,隨後想起來可能是保護動物,就馬上用水桶暫時安置,並立刻聯繫執法部門。」

潮州市官方獲報後立即到場,並聯絡韓山師範學院生物科學院、南海科學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專家來鑑定,經確認,這隻韓江黿體長45厘米、寬35厘米,重約6公斤,健康狀態良好。

adblk5
這隻韓江黿重約6公斤,健康狀態良好。 韓江黿經專家鑑定確認後已放生。 韓江黿經專家鑑定確認後已放生。

根據資料,黿又名亞洲巨鱉、沙鱉、藍團魚,是鱉科動物體型最大的一種,在地球生存已有1.75億年歷史,還曾在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被描述為「通天河老黿」。

又名水中大熊貓

報道表示,黿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需水質清潔、並有足夠沙灘環境,「黿是重要的生態指標物種,牠的出現意味著韓江流域的水質和生態環境,保持在良好狀態。」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天新聞網》,按此查看原始文章

黿曾在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被描述為「通天河老黿」。 黿曾在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被描述為「通天河老黿」。

ADVERTISEMENT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