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消費券興起 廣州一地初婚最高可領8萬。(示意圖/unsplash)
近日,浙江寧波市民政部門向當地登記結婚的新人每對發放1,000元人民幣(約1,091港元)結婚消費券,此舉被視為改善生育支持政策、促進「甜蜜經濟」升溫的嘗試。目前已有多地陸續推出類似措施,金額從800元至1500元人民幣不等,部分地區甚至提供高達20萬元人民幣(約21.8萬港元)的婚育補貼。
寧波向新婚人士發放1000元
寧波市民政局表示,發放對象為今年10月28日至12月31日在當地登記結婚的新人(補領除外),每對可獲得8張「滿500元減125元」人民幣消費券,總值1000元人民幣,名額有限,先登記先得。浙江其他地區也紛紛跟進。
除了消費券,部分地區還提供現金獎勵。山西省呂梁市自2025年1月1日起,對在當地登記結婚且女方年齡在35歲及以下的初婚夫婦,給予1500元人民幣(約1,636港元)獎勵,以現金紅包形式發放。廣州市白雲區龍歸街南嶺村、廣東省東莞市橫瀝鎮新四黃塘村等地也推出獎勵措施。
廣州南嶺村 初婚兼生育最高可領取20萬
其中,廣州市龍歸街南嶺村的政策最為慷慨。若初婚夫妻雙方符合條件最高可領8萬元人民幣(約8.7萬港元)、生育最高12萬元人民幣(約13.1萬港元),合計20萬元人民幣(約21.8萬港元)。
有媒體評論指出,雖然1000元人民幣消費券對於結婚支出幫助有限,但結婚消費券與育兒補貼等政策形成良性互動,或有助於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近年來,「甜蜜經濟」在全國多地蓬勃發展,從婚紗攝影到婚禮策劃和蜜月旅行,部分城市探索「婚姻+產業+文旅」發展新模式,拓展消費市場深度與廣度。結婚消費券不僅能拉動市場消費,也能減輕新人籌備婚禮的經濟負擔,同時幫助商家拓展市場份額。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天新聞網》,按此查看原始文章
今年10月1日,一對新人在河南省濟源市民政局婚姻登記大廳領取結婚證後拍照留念。(新華社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