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2-07-29 07:30:00
日報

【健康解碼】走出情緒病陰霾 積極治療改善執行能力

分享:
【健康解碼】走出情緒病陰霾 積極治療改善執行能力

不少人即使情緒飽受困擾,甚至患上了抑鬱症,也會諱疾忌醫,擔心被人標籤化之餘,更憂慮藥物對身體帶來的影響遠於情緒病。有醫生指出,情緒病治療並非「一生一世」,只要依從用藥,待病情穩定便可減藥甚至完全停藥,否則延醫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更會使認知能力及執行能力下降,難以令生活重回正軌。

30多歲的陳小姐(化名)喉嚨持續數個月感到不適,接受過胃鏡檢查也沒有發現任何病變,可是這種不適已令她情緒飽受困擾,甚至需要接受精神科治療。經過臨床診斷,主診醫生認為她的喉嚨不適,是源於情緒問題,然而陳小姐並不認為與此有關,更拒絕醫生建議用藥。結果,她的情緒與喉嚨狀況並沒有好轉,甚至因此衍生了焦慮症,最終需要入院接受治療,病情才得以好轉。

新型藥物 改善執行能力

許多時候,情緒病患者礙於自尊問題或怕被人標籤,傾向抗拒精神科的治療,亦有患者憂慮藥物的副作用而拒絕用藥。精神科專科張翱醫生指出,針對情緒病,現時有不同類型抗抑鬱藥物,包括「血清素調節劑」(SSRIs)、「血清素及腎上腺素調節劑」(SNRIs)及其他藥物如褪黑激素類藥物等,部份傳統藥物的確有會有副作用,例如腸胃不適、消化不良、容易感到暈眩及口乾等,影響因人而異,無法一概而論。

隨著藥物進步,新一代多機制抗抑鬱藥物(Multi-modal)副作用已較少,並能針對多重機制調節情緒。最重要是按患者實際病情而選擇用藥,平衡副作用與治療需要。張醫生舉例,情緒長期飽受困援,無疑對生活、工作及學習有所影響,這種了無動力的狀態會影響認知能力、記憶能力及集中能力,病情越被延誤,就越難以復原,即使經治療後情緒平伏,這些執行能力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回復。而近年有些新型多機制藥物則可以同時改善執行能力,盡早讓患者生活重拾生活節奏。

評估病情 調整用藥方案

過,坊間對治療情緒病總帶有「食藥要食一世」這個迷思,張醫生稱,只要病情趨向穩定,便可把劑量調減︰「安排療程時,起初會處方最低有效劑量,覆診時再評估當時病情而調整用藥,假如出現副作用較多,可以嘗試轉藥,若然病情趨向穩定,則會逐步把劑量下調,最終達至完全停藥。」他坦言,有些患者認為每天用藥會是一種負擔,偶爾會停止用藥,惟這情況或令病情反彈,特別是在用藥劑量較高時,身體可能出現撤出反應(Withdrawal Reaction),加劇不適情況。

事實上,並非所有情緒病患者也要服藥,有些病人可單靠非藥物治療,或兩者相輔相成的情況下也能康復。張醫生寄語患者,閒時可以外出散步或運動,多與朋友傾訴,有助排解負面情緒,紓緩緊張的生活壓力。

精神科專科張翱醫生

精神科專科張翱醫生

張醫生提醒,治療抑鬱症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並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